嫻情說理 - 陳婉嫻
3 P0 X) h) i$ C8 O% a( Ztvb now,tvbnow,bttvb 區議會:「何必有我!」 5.39.217.76 A" e4 y8 `, \# Z) M, t
(2012年06月07日)AM730
/ z* O' C; z; ?7 R: A- s5 `
6 P. i4 x! `" \
4 } N( M$ A% S% Q+ Y公仔箱論壇 " |" t3 k7 d& n) t
既然沒有心讓其發揮、沒有心讓其服務市民、沒有心讓其有高效率,沒有心讓其有所作為、那何必要有區議會的存在呢? ! \' T# z# ~* B9 F: _
先說一個實際例子,黃大仙居民多年前已要求在黃大仙廟外,一個屬於康文署轄下的位置,興建一個蓋頂,一來供市民休憩,二來又可多一個社區活動場地,大部份區議員及居民都讚好。奈何這項區議會已「拍板」的工程並非即時進行,而是要先向康文署反映,之後康文署再轉送工務部門,工務部門再找顧問公司,研究了可行方案,再將之排在工務工程的名單。然而,這名單包括了全港的工務工程,當中包括了公路維修,行人路保養等涉及安全的工程,論先後緩急,一個蓋頂自然被排在較後位置。結果過了一屆區議會,工程仍維持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我們一班區議員都跟市民一樣—只有「等」。
" A( k: a: O1 y2 U) v: u7 d0 e無錯,區議會要收集民意,做好地區諮詢的角色,但職能卻不應單單局限於在地區做諮詢。區議會還要充當市民與「架床疊屋」的政府架構的橋樑、要作為爭取居民利益的捍衛者、要作為規劃地區發展的工程師;但現在的情況剛剛相反,區議會在地區發展上,並沒有任何實質權力,就算諮詢工作做得再好,都只是「口水來、口水往」。
: F9 L$ N, L) L! f3 G: dtvb now,tvbnow,bttvb一個沒有職權的區議會,只是一個市民向政府反映不滿的緩衝區,縱使區議員有心,亦難在社區有大作為、難為居民謀福祉。不過,區議會的不濟,不是區議員的錯,而是上任與現屆政府的責任,將取消兩局時的承諾忘記得一乾二淨,一直未能加強區議會職權。試問一個被斷了手腳的區議會,又如何帶領社區向前發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