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 R3 p9 _
歷時三年又八個月、經過一百六十三次研訊、耗費二千八百萬元公帑,立法會雷曼迷債調查報告終於面世,可惜又是雷大雨小。報告對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提出「譴責」,對證監會前主席韋奕禮「極度失望」,但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僅表示「失望」,對銀行責任更是隻字不提。這份小罵大幫忙的調查報告,才是真正的令人失望。# y3 m |; O4 l0 A+ _/ D! K
$ \0 W) V- d8 l9 R雷曼迷債事件影響巨大,涉及苦主四萬多名,至今仍有二千多名苦主未獲賠償。立法會雷曼迷債事宜小組的調查報告指出,在涉及迷債的二萬個投訴個案當中,證實有三成六個案屬銀行違規銷售,金管局既未能及早預警雷曼「爆煲」,又對銀行違規銷售把關不嚴,任志剛須「負上最終責任」。不過,所謂「最終責任」的懲罰只是口頭譴責而已,不痛不癢,何況任志剛早已不在其位,譴責只是馬後砲,有姿勢無實際。
" \) A' r& L" ^3 g5 Y1 o; n* ~tvb now,tvbnow,bttvb
( D( \1 ]: ]: T3 w5.39.217.76其實,應受譴責的何只任志剛。陳家強在雷曼事件爆發前幾天,還信誓旦旦強調不可能再次發生金融風暴,事後更承認對迷債一無所知,監管自是無從談起。身為最高財金官員的曾俊華同樣難辭其咎,當初企圖置身事外,僅將雷曼事件定性為商業糾紛,不利於苦主爭取賠償。正如雷曼苦主大聯盟負責人質疑,曾俊華等人的責任不比任志剛小,但報告並無譴責,顯然是放生。亦有苦主批評,報告耗費三年多時間及大量公帑,但沒有要求有關財金官員下台問責,亦未提及銀行應負甚麼責任,未能為苦主討回公道。
: A3 A! s: u: H1 n- ]' x公仔箱論壇
. n; _% H* f' H3 o" L公仔箱論壇更不堪的是,即使是無關痛癢的口頭譴責,當事人也不願接受。任志剛聲稱自己任內一直盡心盡力,問心無愧,又指雷曼迷債是國際性事件,香港不能獨善其身,故不能認同報告所作出的結論。金管局及港府的聲明大同小異,都是將迷債事件諉過於全球金融海嘯。最令人側目的是,來自商界的三名立法會雷曼迷債事宜小組成員拒絕在報告簽名,並公開唱反調,指任志剛不是神仙,不可能預測金融海嘯,反對提出譴責。
+ _. x+ W. q1 h C$ d& }* J5.39.217.76/ w* {+ m. h* M8 G0 Y: f) u) e
這些辯解其實都是推卸責任。沒有人要求高官預知金融海嘯,亦沒有人指望港府力挽狂瀾,然而,港府始終無法解釋,為甚麼在西方國家不能銷售的迷債,卻可以在香港隨便銷售?為甚麼連財金高官都不甚了了的毒債,卻可以向一般投資者推銷,甚至連長者的棺材本也不放過?
, E% F- P' i$ _公仔箱論壇0 W3 m* ]/ i4 W6 Q# [
「齊之無鹽,善美者不能掩其醜。」港府在迷債事件中負有監管不力之責,這是鐵的事實,無可抵賴。立法會同樣惹人非議,當初為討好民意急於介入調查,事過境遷便敷衍了事,虎頭蛇尾,草草收場。這種政治騷,不可能查出真相,更不可能釐清責任,除了浪費公帑,毫無價值可言。0 W4 R/ q# Y7 o" m7 @8 g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U7 l% H6 v9 C$ j# w3 z7 y4 \
東方日報
% ^5 [4 a, R" X. B# R( R1 X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