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張大春:韓寒寫錯了甚麼?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2-5-27 08:54 AM 編輯 5.39.217.768 G% b' y3 p1 S, B+ _5 n
公仔箱論壇8 c! q. i9 {7 m
張大春:韓寒寫錯了甚麼?公仔箱論壇6 [2 i0 z) M5 [( W9 d
5.39.217.76$ h. d3 Q# y; f1 A
5.39.217.765 g7 |& A& }. f+ B" m4 O! j
這篇文字本來是答覆新浪網友Ispeech關於韓寒〈太平洋的風〉一文的質疑,寫來覺得可以不只是對一個人說。看題目就惹猶豫:下題的究竟是要替韓寒抗辯?還是要落實韓寒寫錯的內容?單此一句帶一問號,的確無從判斷。文章有長有短,再短也不能一眼看完,題目便有其必要,以收括撮之功。今人為文,這題目的功能百變,有時未必能盡道一篇宗旨,說不定只是個廣告,招徠讀者而已。
4 ~; p, P5 Y; p
! ?6 C9 v+ M5 x4 f0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早在一兩年前,大陸的媒體就曾經拿韓寒作題目,問我感想如何。對於一個「出道多年、聲動海內的年輕作者」(這幾個四字語詞本身就容或有現象上的矛盾),我當時的答覆是:期待有不只一個韓寒。吹毛求疵地追問,則「不只一個韓寒」也有本質上的矛盾──因為韓寒就是韓寒,轉製出另一個來,二人一面也沒甚麼趣味,更何況第二個韓寒若真是韓寒第二,則他肯定不甘屈就的。然而我引伸了自己的話,也希望人們聽得懂:一個能接受玩笑和批評的社會,不會只需要一個韓寒。這話後來沒見報。/ `, J% D" S( L! t: }0 u

6 V: S7 A. x7 ~+ q. _5.39.217.76任人都會說些招人喜怒愛憎的話;有些說得完整,有些說得不完整,那是因為有時說的人本來就看全面了,有時聽的人只意會了他聽得懂的事。人生遭遇最是這樣,有些人遇見好人,有些人撞上車禍,而且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碰到總統──碰到了也不是都愛拉拉那總統的手。一旦拉上馬英九的手、還被他「久仰」了五秒鐘,也未必盡得人羨慕。我聽說瑞典總理老在街頭小店喝咖啡,與人摩肩擦踵而難邀人正眼一看,這也是民主的一個境界。但是在台灣,境界似乎更高,馬英九拉上韓寒之手的新聞不是韓寒發的,而是馬英九的「府方」發的,可見台灣領導人的人氣低迷,病急投醫,並不是謠傳。
9 p4 e) y! z( \7 _; ^% J
5.39.217.769 a3 A0 }6 S; f$ p. J& N
就韓寒數日間的旅遊言之,以一個在台北生活了五十多年的人來看,在計程車上遺落手機、失而復得的經歷,以及攜友配眼鏡所受到的待遇,既不是特例,也不很難得,這是近年來台北人逐漸薰染出來的日常禮貌,的確令十年、或二十年前的我都難以想像。但是,若說韓寒的文章「美化」了台灣,倒不如說他旅遊的行程比較緊,我們實在沒法子適時安排他去觀賞八公里外裕隆城廣場的械鬥,那裏有五個持刀少年砍殺了四、五十名徒手尋釁之人,重傷者手筋腳筋齊斷,情狀較諸賣座電影《艋舺》的場面尤為慘烈。必欲亡羊補牢,倒是可以搜尋一下YouTube,上頭可能還掛着四個高中生往遊民頭上澆大便取樂的畫面。
3 @" O* }9 v! j3 ~: Z' r" A
1 _: A& @7 r6 Y/ e- _- Y7 {這倒不是說韓寒看走了眼,畢竟數落人的不是要比捧人的場容易受到旁觀白眼的歡迎。然而,台灣社會的開放狀態、民主內容、文明程度、教養素質以及各式各樣長居於此才可能關注、理解以及要求的課題紛紜而瑣屑,從來沒有誰能夠「一言以蔽之」,我想韓寒的文章也沒有「一言以蔽之」的企圖;他感受到的善意更不是哪一個政府或哪一個黨派、哪一個社團給設計製造的;太平洋的風,四面八方吹,為之感動與吹之不動者大約都可以多想一步:多元社會的建構既然如此艱難,大約也不是黨同伐異所能興之、成之的。
" o0 D! x  w: T; d6 k: L+ O5 N5.39.217.76
' L; ]7 @7 N  M; e) G
韓寒盛名所招,挑戰才剛開始。「盛名之下」有兩個四字語可以接着說:一說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一說是「盛名之下,謗亦隨之」。主客觀都有解,不外就是個箭垛子,挨射容易不疼難,無論寫甚麼都出得了錯,就是很珍貴的修行了。公仔箱論壇/ I5 f  v1 C, O% D  D# W8 }

+ d) Y9 D& ]4 \至於提問的Ispeech,我覺得他的網名真好,看不得別人說,就自己說。一個能接受玩笑和批評的社會,不會只需要一個韓寒。
有人鍾意有人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