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v( \: [- W. Q# j' g) O! H: f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B1 t1 N; K7 @/ R9 t9 X3 }& O
公仔箱論壇$ e& M1 o$ u7 x2 ~
雙目失明的陳光誠從嚴密監控的軟禁中逃出,由山東去到北京,再進入美國駐華使館,情節曲折離奇。中美兩國就事件經連番談判達成協議,陳光誠離開美使館,往北京朝陽醫院治療,卻在幾小時後改變留國遷居進修的初衷,決意去國赴美,過程更是峰迴路轉。箇中種種,令人慨嘆。
' S) Z' \. @4 A( Z公仔箱論壇
& W7 Y) U" k* _- f: j# k4 [一位自小因病致盲的不幸者,憑自學苦修而成為律師,更為維護弱勢群體的權益而抗爭,得罪了胡作非為的地方官員,落得身陷囹圄,服刑後還被長期軟禁,卻不屈不撓,陳光誠絕對值得同情和敬佩。
6 l0 s* T$ R2 p- k' K* V* `! j" Z o0 n+ z& b% `# G
這樣一位不容於當權者而屢遭逼迫的人物,經歷千辛萬苦才走進美國使館,卻仍選擇留在中國,以能繼續貢獻維權事業,這一副俠骨熱腸,這一份堅毅正義,實足令那些殘民自肥的貪官劣吏無地自容。9 O O% P# d$ R0 E% f X% P" u
( x- c2 i! T- d0 x
可是,當離開了使館的陳光誠得知,其妻子和家裏人在他出走期間,仍受到鐵索綑綁、棍棒相向的對待,家鄉的「土霸」依然舞爪張牙,他憤怒了。當身在醫院的他聽到其他維權人士相告外面的情況,對於當局先前給予他和家人安全和公民權利的保障,他難以信任了。
' P$ E$ K. X. V. ]! |: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Z9 r, Y2 }7 |3 z
對陳光誠而言,一方面是希望能夠留在祖國的土地上,繼續澆灌民主人權的芽苗,以昭公義。另一方面是確保家人能夠安全、正常地生活,以護親情。可是,殘酷的現實令他終於明白,兩難兼得;況且縱使留下,也無法真正自由,更無從切實維權,暫時離國遂變成最無奈、最痛悲的抉擇。
$ A) i0 L1 }- Y3 s. ]" g
5 v: W( i- R% a4 H對於中美兩國政府來說,陳光誠只成為政治博弈的棋子。
3 S$ U0 c" F0 p& `: Ztvb now,tvbnow,bttvb
7 m; @; J! w& g5 Q. @6 y/ T2 Y陳光誠事件發生在第四輪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舉行前夕,當前華府與北京在人民幣滙率、高科技輸出等重大經濟議題上各有盤算,在伊朗、北韓、敍利亞等國際焦點議題上謀求合作,彼此都極力避免因為陳光誠問題激化外交爭端,影響雙方關係。在這個大前提下,陳光誠既是政治籌碼,也是大事化小的「犧牲品」。
9 U, y" d: N& P* t% C+ C% L, Ttvb now,tvbnow,bttvb
% N1 }. K- l! B8 ?( H" ?美國媒體報道指出,華府官員私下承認,在處理陳光誠事件中,確然錯判形勢,由於力求趕及在美中高層對話前解決問題,在未有取得中方完整、詳細的保證下,已讓陳光誠離開使館,造成了之後尷尬和被動的局面,也落下了遭受在野黨於人權問題上攻擊的口實。
( v% a3 D" u. E& w' [tvb now,tvbnow,bttvb
& `# C% U' V* W8 U# F% g至於北京政府,這一役更加難看,只把陳光誠視如「人球」,對他與家人所遭受的不法欺壓,竟無片言隻語的回應;其專制粗暴、法紀蕩然的形象,暴露無遺。
5 U9 B5 g" }! l Q- l公仔箱論壇; d6 J. ^# q: S3 s+ n
陳光誠不過一介普通公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僅以「山東省沂南縣人」來說明他的身份,可證他並非罪嫌人士;發言人也說,陳光誠刑滿出獄後,一直在家鄉生活。那麼,為何他要長期在戒備森嚴的看守中度日?為何他的孩子上學也要被跟蹤、被搜查書包?為何其他人前往探望他會遭到粗野的阻攔?為何那些罔顧法紀的村官可 以橫行霸道?
; v9 x, ?% M& N* E$ q" e7 d9 y' g
* }% v/ y9 b, P' f7 s6 F3 `5.39.217.76更離譜者,就在中美外交人員商討陳光誠去向之際,陳的家鄉官吏,卻在繼續迫害陳的家人,這簡直是無法無天;中央政府是視而不見,有法不依,抑或「山高皇帝遠」,聽之任之。
/ {2 x# j# r4 V; {: q( g& P
, \4 k6 C! n# }- f8 P+ }3 O從薄熙來這位封疆大員到東師古的小小村官,竟然都可違法亂紀,猶如隻手遮天,北京當局常說的以法治國、以人為本,對照薄熙來案和陳光誠事件,實為天大的諷刺。
' q. V3 r" b! I5 }5.39.217.76# t2 T: [' C- I' r5 f
在中國當前政治體制下,官員權力缺乏有效制衡,公民權利失去應有保障,真正的政治體制改革一天未切實推行,像陳光誠的悲劇只會不斷重演,令國家蒙羞,使國人痛心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