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勵之夫人李淑嫻對丈夫的追悼詞,時而愷切談論政局,復以深情回憶往事,令到場人士為之動容。儀式結束后,方勵之遺體隨即火化,至於未來是否遷葬回中國?李淑嫻表示,這問題要看中國政府態度。
# f9 C* B: [7 y! ^! n* V4 itvb now,tvbnow,bttvb; x# S' k0 L2 [. R. ?

# t+ j2 @) M/ q+ ptvb now,tvbnow,bttvb圖片:李淑嫻為夫誦讀悼文。
! v0 h2 P, O7 C- s8 |9 ~tvb now,tvbnow,bttvb2 @% k0 C( t4 A+ b! ^( I6 g" E
方勵之葬禮和家庭追悼會,由方勵之長子方克操辦,僅小範圍向親友發出邀請,不對媒體和公眾開放。9 j. b6 Q5 {- q; g8 E% b) J
5.39.217.765 @5 q' c' Q6 u; {. H0 x* |
方克低調治喪,婉拒採訪,主要是顧及母親至今仍無法接受父親已然離去。李淑嫻的追悼詞,也首度親口說明方勵之在電腦前倒下,給她帶來震驚和悲慟。
0 }* p) j8 } X) J- x% R x3 J1 M5 }" ~8 T) j
李淑嫻說:“他突然倒在電腦前面,左手握着文章和學校夏季活動計劃。勵之走得如此匆匆,他工作到生命最後一刻。勵之靈魂不死,留在他的親人,在他親密的學生之中,在未來後繼者之中,他將會愈來愈被理解和繼承。”5.39.217.766 s6 R" h! ^8 @4 B
, j2 L2 w+ U: t+ j+ x! _$ `5.39.217.76李淑嫻回顧方勵之生前幾次因為敢言和為求突破而陷入險境,但“不讓學生受傷害” 始終是不變的堅持。
- V) W( d; s. }+ b4 U6 Jtvb now,tvbnow,bttvb
9 B2 Q* A# u$ d3 Q
* {* ~5 I1 G+ o# g/ L6 {+ ^' |/ {圖片:中科大校友聯名以花圈致意。
! r- f7 T. a1 F1 _; b
/ ?, m) d; T- n. t* k+ X+ E5.39.217.76她表示:“當他還是中科大副校長, 若感覺到自己又要遇險,首先即安排學生出國,協助尋找各個學生合適的學校,然後,我們被驅逐出中國…他仍念念不忘故土,不忘學生和同事。學生經費遭遇困難,他就說服原來要捐助我兒子費用的單位轉而資助中國學者,這筆費用延續了十多年,直到我小兒子(因車禍)去世。”. w. v! z+ X' `5 i# L' p$ D- ?) U
/ h C6 `3 R0 I
方勵之夫婦在艱難時局裡共組家庭,一路走到最後,仍不免遺憾。李淑嫻說:“方勵之生而有幸,一生做自己願意,而且喜歡的事,舉凡科學的,人文的,政治的,不計後果。但是,他也應有遺憾,走得太匆忙,不及親手去做該做,而且能做好的事。”( @' i/ n7 B9 W. U
# J9 U F# Y8 O1 K9 f
李淑嫻表示,方勵之向來以科學視角面對生死,大體火化之後,未來是否遷葬回國,還得看當局態度,眼下只願共渡風雨五十年的丈夫就此安息。她說:“我此生有幸與他相逢,相愛,相守,共渡風雨,如今過早失去他,是我一生最大的痛.他是我的丈夫,我的愛人,我的靈魂,他仍然在我心上。心痛的,靈魂的,永遠的…勵之,看看我,等着我,你安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