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爭論頻生,其中一個重大爭論,是國有企業改革。中國近期的重大爭論,無論是重慶事變的新熱點,還是左右之爭的老糾纏,無不與中共十八大的籌備召開有關,國企改革之爭也是一樣,都是圍繞著中共十八大對中國發展道路審思和擇定,各個方面透過爭論來角力,以圖影響方針的制定、路向的調整。
. Q* `# q' w! y7 R5.39.217.76
3 ^, N. {6 D; C- u% L) s( R" D7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國有企業改革,在諸項爭論中,更為事關重大。因為中共現任領導層在交班之前,要想把握最後時機啟動改革,躲不掉國有企業的改革,而中共十八大確立新的發展方向,也繞不開國有企業的問題。因為國有企業改革不只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同時已事關政治體制改革能否有效啟動。 公仔箱論壇' {% P, N2 Q+ P3 Z
tvb now,tvbnow,bttvb$ c+ j+ E. q7 H S1 i! i* j
今天中國的國企改革事關重大,有三重因素,首先是國企改革是中國持續時間最長的改革。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改革由農村自下而上的自發,轉入城市的自上而下的引領,國有企業改革就成為最重大的改革,擴權讓利、承包經營等動作頻出,成為政策出台最多的改革,當然也是一直沒有全面收穫的改革。 tvb now,tvbnow,bttvb- e' G' @' G7 I. g
7 x, B& w3 g% Y' W( G/ g, Q5 ]' L-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同樣,當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中國的改革轉型而為市場化改革,改革的核心內容,就是國企改革。當時無論是抓大放下、是戰略退出,還是「三年脫困」等不同題目的改革,都是試圖令國有企業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 tvb now,tvbnow,bttvb' Y& f1 P3 ^, y5 j( T! b5 x' c
r' M; | N0 `0 K" i, A/ p 而近年來,特別是近三年來,以央企即中央直屬大中型國有企業為領頭羊,中國的國有企業爆發式成長,不僅「脫困」,還以其政策領先、資源優勢、壟斷地位等,脫胎換骨,全面坐大,僅「央企」的資產總額已超過二十萬億元人民幣,央企的月利潤額,就以千億元人民幣計。這種狀況,被稱為國有企業集體崛起。 2 Z. a" v+ z% W* ~- `) }
, Y. M& g0 |9 h1 `- z公仔箱論壇 當然,國有企業重新坐大,也引來新的問題,那就是被認為壟斷坐大,出現大規模的「國進民退」,國有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阻礙市場經濟良性發展的障礙。於此,有關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爭論,全面爆發。 2 o) W, I& W5 V9 s$ d
* G2 X0 |$ l/ q4 W* `) z/ f6 o5.39.217.76 在這場爭論中,對中國的國企和國企的改革,出現多種不同聲音,可歸納出兩大類截然不同的意見。一類認為,國有企業仍是中國的政治制度的基礎,國有企業的改革,主要是繼續增強,所謂「國企強則國強」,國企改革與中共的政治發展道路緊密相連。在這一視點下,影響到政府主管當局定下的國企改革基本目標,也就是所謂的公眾化、市場化,也就是上市成為公眾企業即可。
5 K: F, m4 C/ [" K! ^' ^+ P
0 i+ d% @* \% l, | 另一大類意見則相信,中國國企改革遲滯,國企發展走形,現在國企的壟斷擴大化,國企在不同領域中排擠民營企業,已成相當嚴重的問題,國企改革刻不容緩,國企不改革,中共就要被改革。而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辦法,有人認為只有一條路,就是全面的私有化。 6 h/ P) X p. }, k
公仔箱論壇7 K# j9 m7 ?7 O; V
在兩大類意見之外,在現實中,中國大陸的國有企業,目前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其壟斷地位擴大,已引致較激烈的「國」與「民」的矛盾;一是其內部管理失衡,有人稱其為「內部私有化」,具體表現比如說收入分配的問題,由之形成激烈的爭議,還可能挑起較大的社會衝突。
8 k7 A9 [! }9 {# b1 o
5 G# t4 {3 k% f, W2 V6 ntvb now,tvbnow,bttvb 不論如何爭論,國有企業改革都是中國市場化改革最關鍵的一環。中國以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為取向的改革,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取得關鍵性突破,就卡在國有企業改革。
4 o( [7 E, l: n5 c5 C+ s: g+ E4 K
. y5 l/ t( |- t' M5.39.217.76$ y6 h' x4 w4 t$ }9 E/ x% X
國有企業要改革,還算是有共識的。現在的問題,主要還在爭論改什麼,怎麼改之上。首先我們相信,現任中共領導層有在離任之前,推動新一輪改革的意思,但我們相信,留給他們的時間已不多,由他們來推動新一輪改革,不大樂觀。與之同時,我們又相信下一屆中共領導層,是深諳國情的一批,也可能有開一代新風之意,所以國企改革的前景,又不算悲觀。
3 n, n) l/ `) {3 d
% }7 a; t) F Q 於此,在這段時間中,推動更深入的討論,以求取得更大的改革共識;同時也要以更坦蕩的氣魄,來面對阻礙國企改革的利益集團,來排除左右之爭,以國企改革的突破,來求得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來助推中國登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