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vb now,tvbnow,bttvb" X& d0 X! E9 c5 @' p3 f6 M$ o# X
醫療人員正為一名抑鬱重症病人,施用電針刺激。 5.39.217.76' a5 Z& p3 U4 A1 t/ q5 @
5.39.217.76: P% Y" V- u8 ]# C) @; }! J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聯同九龍醫院精神科,為七十三名重症抑鬱症患者,進行為期三周的「密集顱部電針刺激」療法研究,結果發現近兩成人接受電針後,抑鬱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學者指透過電針刺激,可增加腦內血清素合成,從而紓緩抑鬱症狀。
4 E7 l6 T0 g" W5 j, h: E, ]3 g* O-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6 }. ~4 D) P. q
港大中醫藥學院於○九年五月至去年三月間,為九龍醫院轉介的七十三名對藥物反應欠佳的中度重症抑鬱症患者,進行為期三周的針灸治療研究。研究將參加者分為兩組,一組接受每周三次、每次四十五分鐘的「密集顱部電針刺激」(電針),另一組只接受模擬電針治療,兩組患者同樣服用「氟西汀」抗抑鬱藥物。5.39.217.76: h; {; K4 n& m. i' ]! i7 p# w
公仔箱論壇$ F3 |8 P. W3 b: ?4 ^
研究結果發現電針組患者接受針刺後三天病情已有改善,完成廿一天療程後,有逾一成九患者的抑鬱症狀有改善,較安慰組只有近百分之九患者症狀有改善,成效高逾一倍。
2 x3 z" s7 \- ^0 @& R9 O5.39.217.765.39.217.76, G( g2 Z5 g! v8 G
中醫藥學院副教授張樟進指,電針療法着重於患者顱部施針,除傳統印堂及百會兩個穴位外,亦於太陽、頭臨泣、頭維、率谷及四神聰穴共施十多針,更直接及有效地增強腦內血清素神經細胞合成,及其他相關化學物質傳遞的功能,迅速改善抑鬱症狀。
; r: k. M) k% q ?7 X
# [8 ~, Q( s9 Q- o0 @, ~0 \& N. P5 b九龍醫院精神科部門主管吳文建表示,現時醫治抑鬱症的一綫藥物需要四至八個星期才見效,期間病症未能舒緩,或會增加患者自殺風險,亦有近四成患者藥物反應欠佳。電針治療仍在研究階段,長遠效果仍有待研究。5.39.217.76 o$ B4 ?4 k$ }4 z
& x5 C. M. Q: g ^" B& U9 H現年六十五歲的魏先生二十多年前由上海遠赴到港,因工作壓力太大患上抑鬱症,至今已有十五年,一直服用血清素穩定病情,惟○九年底因父親去世令抑鬱症復發,去年從電視上目睹日本大地震,再次誘發抑鬱症:「當時病情比較嚴重,一路想喊但無眼淚,食唔食飯都無所謂,食嘢又無味。」tvb now,tvbnow,bttvb/ g& U }( B) r$ W' G2 o. R; \
. |1 G/ {' {9 D- b ^魏先生高峰期最多服用七、八種抗抑鬱藥,出現乏力、手震等副作用。* s! R* k( l" y- G( @8 Y
- q0 |! X$ a m; n% K% V+ p
魏先生於本年初開始接受每星期兩次、每次廿五至三十分鐘的電針刺激療法,其抑鬱症狀於一個月前有明顯舒緩,臉上重現笑容,亦肯主動與身邊人交流及出席公開場合,現已減藥至四、五種,亦每周接受兩次電針以穩定病情。
/ {! V- A5 L0 N& `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_$ D: `" [9 m! K7 w
他直言,電針後變成另一個人,現在卻每日覺得精采:「由早上起身到睡覺,做好多自己鍾意做的事,煮吓嘢食、影吓相。」他更打算稍後與妻兒、媳婦同遊西安。5.39.217.76% I! l7 r7 z) R/ c0 T#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