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美國世界日報 :「一國兩區」有辯證有奧妙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日前以「一國兩區」表述台灣當局處理兩岸關係以及對待「一個中國」的態度。稍後進一步解釋「一國兩區」的法理基礎為中華民國憲法,具體運作依據則為台灣當局現行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北京方面採冷處理;台灣民進黨則有正反兩種不同的反應。  ; `0 [& A$ @- T8 v. i! r* @3 l

' H2 ]" ]1 R2 _7 f. z
就兩岸長期以來的互動言,「一國兩區」可以列為台灣當局應對北京「一國兩制」的新版本。唯就吳伯雄側重強調「一國兩區」具有法理基礎來推敲,也可預料這就是馬英九未來四年處理兩岸政策的法源。就「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論,「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都具備憲法和主權獨立的規格。  公仔箱論壇$ k6 j$ i$ k! \5 O
tvb now,tvbnow,bttvb2 x. A! G/ S8 X: n6 \7 _1 g
依「一國兩區」的法理定義,中華民國今天依然存在的法理基礎若能獲得對岸回應,或出於某種形式的默認,會是什麼樣的情況?以眼前最接近且最具對照意義的福建平潭特區案為例,台灣當局即直視此為「一國兩制」的實驗區,嚴肅畫清「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的界線,容不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U) u4 y" Z1 o% S* R,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6 |3 S. }4 V) D5 R# k6 z2 p
綠營參不透「一國兩區」別有奧妙,也拒絕參透,一方面是出於制式反應;另一方面,民進黨目前處於群龍無首狀態,黨內各行其是,是以正反意見皆有,但反對者當中的主流意見,包括蔡英文在內幾無有此領悟者。蔡英文還要求馬英九說清楚「一國兩區」為何,若引發誤解,應由馬英九出面回收云云。  
7 b4 V7 S: I5 mtvb now,tvbnow,bttvb. u! v0 V9 D" E3 l, z
至論北京所以冷處理,必要先看到吳伯雄提及「一國兩區」時,還明確提及「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人也是中國人」。這些都是北京當局喜聞且樂見的表述,既有利於堅持「一個中國」,也有利於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的大論述。對此,胡錦濤不能不表示肯定。  , ]9 Q4 s; D6 d4 T

3 |* Q9 H3 _. n; _- _1 R9 m& l5 g.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可以確認,北京對台灣提出的「一國兩區」,不可能沒有警覺,至少要保留檢視其後續發展的迴旋空間。至少相關兩岸論述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不能因「一國兩區」陷於被動;其次是兩岸政治現實,北京顯然不願由領導人出面處理此事,乃至引發爭議或因此滯後兩岸和平發展的步調。而是由胡錦濤另提更具彈性、期待但兼具規範性的表述。  - j/ A! r, U% p" q6 \7 R
+ e4 z0 Q5 |# }4 e7 L! {+ Z# g/ [! k6 d
此即胡錦濤所言:「兩岸雖然還沒有統一,但中國領土和主權沒有分裂,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沒有改變。確認這一事實,符合兩岸現行規定,應該是雙方都可以做到的。」  
3 W" p  Y$ R+ |- }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A2 P3 @% b+ V+ p1 n/ p; W& P
胡錦濤的核心論述就是「一個統一的中國」的未來進行式,且要求要有具體的規範和積極的行為來確認,況且還符合台灣方面的現行規定,都是做得到的。意指如何堅守「一個中國」的原則不能光說不練,而是要依「規定」使之見諸實踐。準此,兩岸接觸和商談都是屬「統一前」的前置作業,都是為了中國的統一作準備,至少要能守得住立場,「一國兩區」亦然。  $ m9 f1 {% t- `0 T- C: G& S

/ v# T  `8 K* c1 h; Ntvb now,tvbnow,bttvb則設若兩岸關係的論述存在接受與否的檢驗,胡錦濤的回應,等同間接拒絕了「一國兩區」,但為營造兩岸氛圍,為了爭取台灣人民的好感計,為了兌現「求同存異」,馬英九若能藉由「一國兩區」的論述,化解島內「台獨」意識於無形,就階段性的需求言,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具有辨證發展的正面意義。  
; D' R" R& A. B7 b2 z5.39.217.765.39.217.76  O; k3 D0 i  V- D4 [6 X) d  B
至論國民黨及馬英九執政團隊設計「一國兩區」的意圖,就是要導引「一中各表」法制化,「九二共識」常態化。看似要讓兩岸關係更趨穩定,但存在更大的異化和風險,也是奧妙所在。此即兩岸因國共內戰導致國家版圖及主權分裂的事態,大有可能因此正常化。這就涉及另一個大命題,即兩岸和平發展究竟會朝向什麼方向過渡。對此,馬英九應該要說清楚。  
关键是“一国”是什么国?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实际上中华民国早已不存在,故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不能再弄个什么国出来。既然可以一国两制,当然可以一国三制了。所以「一國兩區」也有可能。但“一中各表”乃自欺欺人,很难行得通。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