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簋街變味“烤魚”為何屢曝不改?

  一些不正規經營行為,為何在簋街屢見不鮮?食品安全無小事,一個常規化的監管機制才能促進食品安全的“良循環”。
( S/ m7 z7 R, Btvb now,tvbnow,bttvb  缺斤短兩、使用“口水辣椒”、死魚冒充活魚、為食客端上隔夜烤魚……近日,《新京報》記者通過應聘服務員到簋街五家烤魚店暗訪,發現上述做法成為簋街個別飯店欺騙消費者的常見手段,為就餐者的身體健康帶來了隱患。公仔箱論壇: R1 I# Q, f9 g; @" T. y
  作為北京富有特色的飲食一條街,簋街是市民與遊客頗為青睞的就餐之地,也是北京值得參觀的夜景之一。而缺斤短兩、使用“口水辣椒”等不光彩的手段,毫無疑問是對簋街形象的一種抹黑。
/ K, V7 j7 k0 A+ q" _  事實上類似情形,在幾年前就曾出現過。2006年7月,有媒體也是通過暗訪的形式,曝光了一些餐館存在的“口水油”、“死魚變活魚”、後廚衛生狀況差等問題,報道見報後引起轟動,有兩家餐館被勒令停業整改。但問題是,幾年之後如此不正規經營行為,為何仍在簋街屢見不鮮?
1 j& ^0 p- G5 ~% O. C  首要問題是,對問題餐館的處罰是否過輕,起不到真正的警戒作用?食品安全衛生事關人們身體健康,而一般消費者又不具備專業的識別能力,如果處罰標準過低,對違規經營的餐館來說,其處罰與所帶來的額外利潤相比無足挂齒,那麼商家有可能在被處罰後,很快又故態復萌。
1 y, Q' r' |; Z. a- W: W/ F5.39.217.76  其次,監管部門是否對簋街飯店經營有常規檢查?所謂常規檢查,即定期定時對餐館的用料來源、餐廳與後廚的衛生狀況、服務人員的健康狀況、顧客的日常投訴等,進行問詢、查驗,發現問題立即處理,不讓違規經營成為一種風氣。同樣,希望保持良好口碑的簋街,杜絕各類欺騙和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暗箱操作,否則被毀的是積淀多年才形成的簋街餐飲文化。
; B/ `8 m. X3 M& `0 ~: ^公仔箱論壇  盡管被曝光的只是五家烤魚店,也足以引起簋街其他餐館、飯店的重視,想把餐飲生意長久做下去,還是別投機取巧才好。此外,監管部門更要行動起來,別僅僅滿足于突擊式的整治,食品安全無小事,一個常規化的監管機制才能促進食品安全的“良循環”。(韓浩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