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now,tvbnow,bttvb8 t: n0 p3 W8 j* }
' M1 i3 N( b9 j% j6 `' t5.39.217.76瀟湘晨報攝影記者楊抒懷刊發圖片,圖片中碩大的電子顯示屏赫然寫着:“熱烈祝賀新邵縣成功納入國家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成為新時期國家扶貧攻堅的主戰場”。落款是中共新邵縣委、新邵人民政府。新邵縣委宣傳部稱,該廣告牌內容並非新邵縣委辦公室和宣傳部授意刊登。 p- e6 v7 ^6 }0 s+ w
- f6 Y& K$ o6 Z2 P
一個地方被納入特困地區,這至少算不得什麼光榮的事情,當地黨委和政府作為特大喜訊來宣傳,這樣的新聞多少都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而面對公眾和輿論的質疑,新邵縣委宣傳部對此給出的解釋尤為微妙,那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說詞,更暴露了當地黨委和政府做事缺乏擔當,有點錯上加錯,不僅侮辱了公眾的智商,還把公信和誠意都丟盡了。5.39.217.76, c1 h) Y4 r4 `7 B) ]9 q
5 m8 N9 y7 m3 j# _8 F5.39.217.76這樣的廣告,說到底是公益廣告的性質,不可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公共場合的電子顯示屏,應該沒有人會放着可以賺錢的廣告不做,去做沒有經濟效益的廣告。因此,要說這樣的廣告不是組織上授意去做,實際上根本說不通,也沒人相信。試問有誰吃了豹子膽,敢冒充縣委縣政府,在公共場合大張旗鼓地宣傳某件事情?而事實上與這樣的宣傳頗為協調的是,在新邵縣政府網站的新聞報導中,是把這件事情作為“特大喜訊”,向社會公開報喜和慶賀的。這樣的思維與電子顯示屏廣告要表達的意思如出一轍。既然如此,出現在電子顯示屏的廣告,怎麼就成為哪個人私下的行為了呢?5.39.217.76/ ^, q; |# r4 @8 P. L3 t, Y
( e' A: [- B( ]事實上新邵縣委縣政府慶祝新邵縣被納入特困區,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因為國家對貧困地區有着特殊的經濟扶持政策,有些地方為爭取戴上貧困帽子,享受優惠政策,作為自己的政績來看待,這早就不是什麼新聞,而成為慣例了。有的地方在宣傳脫貧政績時,是一副宣傳面孔;在爭取扶貧政策時,又是一副宣傳面孔。而且還能像模像樣地拿出不同的數據,支撐不同的宣傳需要。去年曾有媒體曝光,有個“中郡縣域經濟研究所”,評出的所謂百強縣名單中,包含多個國家級貧困縣。百強縣和貧困縣這樣一對懸殊的矛和盾,因為複雜的利益關係,居然奇迹般地結成“連體嬰”,簡直令人瞠目結舌。基於現實利益的考慮,以及這種思維方式,新邵縣委縣政府把新邵縣被納入國家特困地區,作為政績來祝賀和宣傳,就沒有什麼不可能,也沒有什麼可以奇怪的。公仔箱論壇% i1 l# `7 `1 [8 a6 ?' t8 Q; a
! N0 s% S- @0 X8 ]; w+ ^6 y2 Y
面對工作失誤和輿論批評,作為政府應該展現坦誠的態度。非常遺憾的是,新邵縣委宣傳部的解釋,沒有絲毫的歉意而是推諉,這種行為本身,比莫名其妙的宣傳還要怪誕和惡劣。不知道新邵縣為著圓謊,會否找個替死鬼裝模作樣地追究責任,理由是其冒充縣委縣政府作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