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健康資訊] 不同年齡牙病各有哪些不同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9 f4 R" p4 j: L/ A
  核心提示:雖說癥狀都是牙疼,但人的一生不同階段裡,牙疼的原因和癥狀以及對策都是不一樣的,多了解你的牙齒,纔能『牙口倍榜,吃嘛嘛香』哦!
2 H* j6 l$ n!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d: c5 ~. }3 v) e4 |: Q: E
  一生都要關注牙健康
$ E% N: g) w( s. w: ttvb now,tvbnow,bttvb  人體許多疾病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生的,牙病不是。兒童時期即可發生牙病,只是對於不同時期的人群,牙病情況有所不同。. C8 [5 ?4 w9 t5 B6 g' F4 U/ s9 `

8 @3 W3 r  v. o0 l# K  兒童與青少年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4 B" u4 T( C- T5 q% L
  由於乳牙自潔作用和抗齲能力差的結構特點,加上不能很好地刷牙,食物、軟垢易滯留於牙面上,6?8歲是人生第一個患齲高峰期。乳牙嚴重齲壞或過早脫落,會使恆牙排列不整齊,甚至影響繼位恆牙的發育。tvb now,tvbnow,bttvb# L+ x4 ]" k  n; y9 ?9 r; |6 F0 {/ I
, |+ |$ c2 M8 q& `3 q7 F5 ^
  中小學生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因先天的遺傳因素或後天的環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習慣等引起牙齒排列不齊、上下牙弓間的位置關系異常。牙齒不齊使牙齒的咀嚼效率降低,嚴重的還會導致消化不良及腸胃疾病;牙齒擁擠使菌斑和牙石易於附著,刷牙難以徹底去除,容易發生牙齦腫脹、出血、口腔異味等癥狀。
7 W& B( b0 N) E; g# f/ ^' {- e8 h( j5.39.217.76
4 f" {) B+ u+ V3 k5.39.217.76  成人期
- }4 A# T; d! X-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8?25歲時智齒萌出,由於下頜骨逐漸退化、變小,智齒萌出時往往已沒有足夠的位置,萌出不全或阻生,在牙齦與牙齒之間形成一個較深的盲袋,食物碎屑和細菌容易積存,抵抗力下降時引發冠周炎。
& E0 P( \4 C! y6 A8 [tvb now,tvbnow,bttvb
- R" @) a8 v* g! J; \  刷牙方法不合理引起相應的疾病。刷牙不到位,菌斑、牙結石沈積,誘發牙周病,促使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嚴重牙周炎者牙齒松動、脫落。橫行刷牙過度,使牙頸部出現凹槽(楔狀缺損),遇冷熱刺激出現酸痛,重者發展成牙髓炎甚至牙齒折斷。
* O1 ~/ c# ~: L4 ~; l" v
* J6 l' d9 e, w2 y8 }+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不合適的飲食習慣損傷牙齒。過度咬硬物,包括堅果和螃蟹等,導致牙齒磨損,牙本質暴露,出現冷、熱、酸、甜刺激酸痛的過敏癥狀。如果一不留神,咬到石子或骨頭,牙齒瞬間遭受衝力過大,牙齒折裂。
5 ?# P" W% O% f& e1 t/ o; a+ b5.39.217.765.39.217.762 p5 I0 e0 Y1 m2 _" w1 g+ }* ~
  齲病和牙周病仍是中年人主要的牙病,最新全國調查顯示,中年人(35?44歲)88.1%有齲齒,97.3%有牙結石。# H& T2 i& y) l! Z

9 W' Y4 P" N/ b) H  老年期
% G" Y% f$ S" }0 @" m2 b0 l2 Btvb now,tvbnow,bttvb
" m. ?  S$ P( G& k3 J$ j' f  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牙齦萎縮、牙根外露和出現牙縫,這不但影響咀嚼、導致吃纖維性食物時塞牙,而且牙縫清潔困難,易積沈牙結石,進而又會增加牙根面的齲壞。tvb now,tvbnow,bttvb6 O0 K! h$ v8 X* a  y; D( S

( s7 O& q) ]6 B% j  大部分老年人存在牙齒缺失,除了對消化的影響外,牙齒缺失使餘留牙承受的咀嚼壓力增加,如果咀嚼力超過了限度,致使餘留牙齒創傷而產生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等牙周疾病。如果長時間沒有鑲牙,可能會導致其相鄰的牙向缺牙空隙內傾斜、移位,出現牙齒排列錯亂,加重牙周疾病。
4 L+ k" ]$ T& Y$ j! q2 o* ^: M
) B& g' C9 a, Qtvb now,tvbnow,bttvb  (責任編輯:徐曉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