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過年拉雜談

新春伊始,祝各位讀者龍馬精神,萬事勝意!願國家繁榮穩定,香港否極泰來!
; I' S0 {4 {, L6 A5.39.217.76
7 w- x8 h7 y%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過年」的傳統已經持續了約三千年,在中華年節體系中乃重中之重,眾節慶之首。與西洋的「聖誕文化」一樣,年復一年的新春佳節也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年俗文化」,即使到了西風漸進、消費主義盛行、傳統文化式微的今日,這種年終歲首辭舊迎新的習俗仍在,而且將會繼續下去。
) z: p9 s( B! J4 n6 g5.39.217.76# q" S+ W- j" T" z$ R6 G
自從引進西洋曆法後,近代中國曾出現過至少兩次「廢年」的嘗試。獨夫民賊袁世凱篡權後,曾於一九一四年提出,「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這樣一來,陽曆一月一日便成為正宗「元旦」,而國人過了幾十個世紀的農曆新年則「降格」為春節,但「百姓皆不以為然」。7 j+ E2 s3 {0 [" g; I
" }/ z2 k- e# W- V5 u2 v' k& e
內地文化大革命進入高潮的一九六七年,當局曾使出春節不放假一招,向舊風俗、舊習慣說不,惟普羅大眾政治覺悟似乎沒跟上,年照過,該吃的照吃,該樂的照樂。時移勢易,如今中國崛起,向華人華僑拜年賀歲,更成為各國元首每年農曆大年初一的必備節目。5 @$ y5 L; l6 Q

1 n8 @3 Q- |9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提起個個怕怕,去之人人失落」,這也許就是過年的魅力所在,看看春運這個一年一度全球最大規模的人類遷徙,便能深刻領會。tvb now,tvbnow,bttvb' F! F* B% h0 T: j4 g
公仔箱論壇$ c7 n& `0 O7 }$ R+ y* q+ e2 H
不辭勞苦,捱更抵夜,頂風冒雪,舟車勞頓,為的只是回家過年,箇中得失該如何計算,恐怕連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這樣的學術巨匠,也無法弄明白。
加入【無】寵物家族
開開心心過每一天
有族長奬勵,同族友幫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