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r2907 於 2012-1-14 11:16 PM 編輯 3 r+ p' M: r1 x F% ^- X
6 H j+ |7 F/ M9 O9 M5 y; a$ w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2日召開全國行政機關公務員管理工作會議,記者了解到,針對近年來公務員招錄中存在的問題,人社部、國家公務員局將加緊出臺公務員考錄面試規則,促進面試規范化,提高面試公信力。(1月13日《新京報》)tvb now,tvbnow,bttvb0 ]* [6 Q8 W( h. ~
人社部之所以強調面試規范,是因為面試具有較強的主觀性,面試的這種特點,也往往容易被不法者所利用。因此,出臺面試規則,約束主考官的自由裁量權,有助于減少舞弊行為的發生,也有助于提高面試公信力。但筆者以為,出臺規則固然重要,打擊潛規則更為關鍵。5 N" Y, B6 E+ n6 n9 ?1 e/ E
應該看到,當前公務員面試並非毫無規則可循,各省市對面試都有一套程序,有些也已經相當“科學、規范”,比如對“舉止儀表”、“言語表達”、“綜合分析”等都有一套詳細的評分規則;在預防舞弊方面,有些省規定“考生不得向考官介紹自己的姓名、工作單位等相關信息”。然而,在一些面試舞弊案當中,這些規則顯然沒有被嚴格執行。因此,人社部出臺的面試規則,也面臨能不能得到有效執行的問題。
3 \5 p3 S, q6 u9 K1 P 要讓規則得以順利實施,就必須加大對潛規則的打擊力度。在很多問題上,我們出臺的規則並不少,但規則被潛規則架空、規則被“搞關係、走後門”吞噬,才是規則所面臨最大的威脅。
# j- P+ L3 u' r; [+ l4 Z3 U5.39.217.76 從近期曝光的公務員招錄舞弊案件來看,很難說全是規則缺失惹的禍,比如利用虛假的體檢結果來淘汰競爭對手,顯然並非源于規則缺失。在公務員招錄中弄虛作假不僅會取消考試資格,而且造假者五年不得報考,這在很多地方都有的硬性規定。對于醫務人員來說,醫德規范、相關制度對醫務人員弄虛作假都有嚴格的禁止性規定。可見,很多時候,確實存在規則不完善的方面,但最要命的還是規則不被遵守和執行。5.39.217.766 Q9 z! ~5 D$ p6 Y+ o4 A" S( w
一些規則沒有威懾力,原因就在于懲戒不到位或僅有“罰酒三杯”式的懲戒。從國外的情況來看,官員弄虛作假被曝光之後,基本上是不可能繼續當公職人員了,我們能不能學學國外這種“零容忍”的做法?tvb now,tvbnow,bttvb& T9 _* g& R* @* M9 L! M
可以說,弄虛作假的考生背後往往都有一個官員的關係在主導舞弊行為。2008年,某網站在上傳南方某省公務員考試面試名單時出錯,將一份帶有“備注”的名單公之于眾,雖然五分鐘之後刪除,但還是有人下載了這份帶有備注的面試名單,備注後詳細列明了哪些考生是誰的親友,有誰打過招呼。如今已是2012年,備注裏的這些打過招呼的官員,又有多少仍然身居要職呢?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T* {# v% n: h
公務員招錄應該是公平公正的考試,公務員隊伍需要引進健康的新鮮血液,而不是招來一批“帶病錄取”人員。要建設廉潔高效的公務員隊伍,必須要嚴厲打擊“近親繁殖”、“劣幣驅逐良幣”等不良現象,對種種潛規則嚴懲不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