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过年对越来越多的人意味的是年底奖金,是较长的假期。儿时期盼的穿新衣、吃年夜饭、放鞭炮似乎都变成了走过场。不禁感叹,传统中国的年味哪去了?5.39.217.76! Z+ e% S3 v# |( H! J+ R! B1 Q
) R- `' I) ^; i3 i6 a, @! B年味之牡丹江
, @' R1 b& j6 n公仔箱論壇
4 m6 T* E) a5 O公仔箱論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天气虽然寒冷却挡不住人们过大年的热闹气氛。被誉为“东北大森林之口”的林口县从初一到十五,每家每户都要挂上红灯笼,一直亮 堂着的红灯笼将雪地装点得倍有过年的气氛,如果从高处看,整个村庄如浑身散发着火热的感情,零下40℃的气温丝毫也不觉得寒冷。孩子们则要拎着红灯笼到邻 居家或是亲戚朋友家串门,能收获大利是。外面一派白茫茫,孩子们提着大红灯笼,打扮得色彩斑斓、奔走在夜色流光里,有一种温暖满溢出来。tvb now,tvbnow,bttvb" \" j7 T+ {0 `, @& Y8 w k9 j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一般都是从傍晚开始,吃完了也不撤宴,大家一直“围炉”、唠嗑,这也是取“年年有余”的意头。公仔箱論壇1 y6 D5 F+ ]! J
汉子们喝喝小酒,姑娘们多数是在忙乎饺子的事情。都是现包的饺子,面是从那天早上就开始发的,擀皮、做馅,一直要延续到凌晨正点的时候。tvb now,tvbnow,bttvb" h- |1 |7 f, {9 t7 }0 E# L! D
年味之黔东南
3 h$ `) J! u+ F4 V) B 镇远自古以来就“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早在明清时期就衍生为政治、军事、商业、文化中心,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可以说镇远是个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圣地,而春季人正好让这种文化表现到极致。5.39.217.76; Q1 w6 q) L' Q; |- U
春节前夕的镇远古城,早已有着筹备过年的浓厚氛围。镇远人早在年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办必需的酒类和食物。5.39.217.760 I) l9 ^5 [8 [# S7 ~9 n- t6 g
按惯例,除夕宴用酒讲究,均为镇远当地生产的青酒、青溪玉液、青酒人家、舞阳河等系列清醇爽口、浓香四溢的驰名好酒或是家庭作坊自酿的 优质高粱酒、包谷烧和陈年米酒。食物主要用杀年猪后精选的新鲜猪肉及小肠拌匀多种调料,制作成烟熏火燎的腌肉、香肠,用生血、水豆腐混合做成烘烤的血豆 腐。这几种传统食品色泽红亮、香气扑鼻,咸淡适宜,味道可口,是除夕家宴的必备佳肴。打糯米粑、浪盘子粉、捏灰水粑、发糯米甜酒,均属地方特色便食,过年 前后都可随意食用。其它需备的鸡、鸭、鱼、肉及各类蔬菜也一应购齐。 b5 X# B U' @
另外,玩龙灯是镇远人过年最为热闹的一项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古城百姓每年春节期间都要自发组织举办包括玩龙灯、舞狮子等大型民间艺术活动,一到夜晚整个古镇被灯光映得火红。
1 T5 U9 O# n6 S& e" U( q公仔箱論壇$ e" S* Y1 r6 ]& o3 g! y
年味之陕北
$ Y. G- Z0 r# d+ p; O1 ?* S2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位于黄土高原的榆林有着灿烂的民俗文化,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古老而浓郁的传统习俗。春节期间是黄土地民俗文化集中表现的时节,正月十五年俗活动达到高 潮。无论这些年俗有多么古老,程序有多么繁杂,但这片黄土地上的老老少少还是愿意年复一年地重温、上演。因为,这是他们总忘不了这片土地给他们带来的丰 收、吉祥和安康。过年,是他们一年中最欢欣的时刻。
+ m! ^' c' {9 j, T% S1 i; h3 Y- mtvb now,tvbnow,bttvb过年每天有不同的讲究:初一不出门,初二走亲戚、回娘家,初三起秧歌、闹红火。初三这一天,村里的秧歌队“闪亮登场”,小伙子们白羊肚手巾扎在头上,腰中 挎着柳木鼓,神采飞扬,威武神气,那种打扮会让人想起在央视《星光大道》节目中走红的民间歌手阿宝。随着铳炮响起,秧歌队先拜庙、敬神、娱神,然后就是 “沿门子”秧歌拜年。榆林的各个集镇、县城每年一度的秧歌汇演,是最热闹的,将春节推向高潮。各乡各村选送的秧歌、腰鼓、社火使集镇、县城的大街小巷被人 塞得满满的,万人空巷,人流如潮。文场子、武场子、划旱船、放竹马、扭秧歌、踩高跷、唱道情,唢呐声吹得人如痴如醉,放眼望去,人山人海,从街这边挤到街 那边,有的孩子还骑在了大人的脖子上,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b2 v: p6 m3 N1 C4 g5 S
" @6 S' ]7 b5 t! A年味之粤西
0 F2 ]% ^6 d1 x2 \' \- j* v 年例,在粤西地区比较盛行,尤其在电白、化州、高州等地,都有此习俗,具体到每个乡村,时间与细节稍有不同。电白的乡村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农历十二月三十都有过年例,在村里有各种各样的“游神”、舞龙、做大戏、“鬼仔戏”等活动,更有就是到各家各户里美食一餐。6 [ j0 B9 j9 x- i/ r& d6 b
每逢年例,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上一桌又一桌的美味佳肴,不管是任何时候有客人“驾到”,都保证能吃上美美的大餐;而特别的是,客人的“成分”不拘,只要能上门的都是客,甚至“客人”还能带上朋友,一起撮一顿。客人上门,无需带上礼物,带有手信的反倒会被主人“责怪”。吃年例,以客多为荣耀,那是意味着人缘好;以菜肴多为荣,表示家业兴旺。" v7 r0 w. z+ o' m$ T# {& o9 a.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