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危機未消除 食安中心勿天真有人曾批評香港記者「太簡單、太天真」,雖有失偏頗,但若用來形容港府,再貼切不過。日本核危機未除,受污染食品層出不窮,香港有售的明治奶粉亦首次在日本驗出含放射物銫,需召回四十萬罐嬰兒配方奶粉。然而,本港食物安全中心卻聲稱日本進口奶粉全部合格,呼籲家長毋須太擔心,這不是太天真又是甚麼!+ m z3 r( b& G) ^) V# D
% z' h" s5 |% O- ]# [明治奶粉聲稱「最接近亞洲人母乳,最適合亞洲人體質」,其品質一向沒有發現大問題,今次檢測出放射性銫,足證日本核污染嚴重性超過人們的想像,核危機非但沒有消除,甚至可能進一步惡化。過去數月,當地不斷有食物被驗出含有銫等放射性物質,例如魚類、貝類、綠茶、草藥、大米、蔬菜、木耳及蘑菇等,部分含量更超過安全標準。可以說,幾乎沒有甚麼日本食品是絕對安全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Q, i- L6 V6 G. J; M
: q; u7 D [- r5.39.217.76事實上,日本政府一直被指為刺激產品出口及安撫民心,刻意隱瞞及淡化核危機,本港日前有市民上街遊行,抗議日本政府黑箱作業,不負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港府食安中心不是加強把關,反而急不及待大派定心丸,簡直愚不可及。
2 v+ I6 n: G/ I% {9 e4 j5.39.217.76
5 B& D* K) \!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據明治公司表示,這些問題奶粉是福島核災難之前生產的,奶源沒有問題,可能是對原料進行乾燥處理時,混入了大氣中的銫。這正是最令人擔憂的,福島核災難後,向大氣中排放出巨量放射性物質,可謂無孔不入,不僅當地生產的食品有輻射風險,即使外地原材料送到日本加工,過程中也難免受到污染。以明治奶粉為例,核災難後棄用本地奶,改為進口澳洲的原料奶進行加工,如今看來,這種奶粉仍然無法確保安全,無法令人放心。0 E* k5 {- K' _9 B( [% K
5.39.217.764 i5 w* V' |9 s" L2 ?. z' P4 e
正如有醫生警告,食用受輻射的食品後,放射性物質可停留在人體內,長期累積之下,會令患癌的風險增加。實際上,放射性物質的半衰期大都很長,在明治奶粉中發現的銫,半衰期便長達三十年。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災難已過去二十多年,至今當地核輻射水平仍高,威脅居民的健康及生命。由此可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來自日本的食品,最好避之則吉。
) o$ X: k7 y9 P; C5 P! R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8 k. C: W9 _- k. v; H1 t4 n
令人遺憾的是,港府管治無能,上至食衞局、下至食環署及食安中心,全部渾渾噩噩,次次後知後覺,致使本港淪為無掩雞籠,問題食品經常長驅直入。更不堪的是,當局不僅無法檢測出問題食品,在監管食品營養標籤方面同樣失職。審計署早前炮轟食安中心抽檢食品標籤馬虎了事,以偏概全,至少有六成食品標籤不合格;消委會也踢爆,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食品尤其嬰兒配方奶粉廣告大多誇大其辭,甚至無中生有,敦促當局加強監管,禁止以誇大及失實手法誤導消費者。tvb now,tvbnow,bttvb5 C ^$ K: ]; F2 M! M
, ]2 t. X D/ X6 G/ h) n問題食品數不清,可恨港府太天真。食安中心信不過,市民必須自求多福,少食或者不吃高風險地區的食品,做精明的消費者,才是萬全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