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跑馬仔現「新聞疲態」 不利選情

跑馬仔現「新聞疲態」 不利選情. i/ R  W% Z3 E: i: {) Z( ?/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E- ?- t; @, f$ Q4 q- V/ }
撰文:新力量網絡 主席及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
) p4 n+ Y- k, x! ]  S& X7 p2 p公仔箱論壇5.39.217.76/ B6 B& P4 z: z: M% Z# X9 l0 G) {1 l
9 s* t1 L8 R* Z: P

. }- ?4 F3 w" a) \3 O- e  C特首選舉提早登場,這本來應該是一件好事——至少整個社會可以有較多時間讓候選人正面面對群眾,給他們更多機會爭取社會大眾的支持。
, u& t) ]6 j) a8 O9 |在特首選舉這個低度民主化的選舉制度底下,候選人難以通過正規的選舉程序來建立他們的政治認受性。而回歸以來的經驗告訴我們,缺乏民意支持和政治認受性的管治班子,一旦遇上爭議性議題,很快便會陷於苦戰,無法有效施政。在過去這14年裏,上述問題反覆出現,一直困擾香港社會。5.39.217.76) C* ^. X  I( T  m8 }
1 e7 H0 d) ?( \& l  O6 n- F
公仔箱論壇* [& [' J' l2 ^+ j
軟題目壓硬議題 政治熱情冷卻tvb now,tvbnow,bttvb1 s2 N+ n4 R3 h  j, _
( W) W7 e# d) G8 B8 e  l0 d, T
tvb now,tvbnow,bttvb! p' _. j4 x$ v4 E  ?% z# e0 J
在這樣的背景底下,有參選人願意踏出小圈子選舉的框框,豐富一下整個選舉的政治程序,多多少少可以提高一下特首選舉的政治形象,略為注入一點點民意支持的元素。雖然參選人以哪種態度來對待選舉,並不能改變這個選舉安排的先天缺陷,但這起碼較諸完完全全按足規定來玩這個遊戲,會多一點政治活力。2 X+ @# o. a7 K* d5 p: b
不過,參選人提早投入選舉的做法是否可以收到上述預期效果,最終還是要視乎社會的反應。就目前的情況所見,正面的反應(指對參選人而言)肯定存在,但必須注意,負面效果亦陸續浮現。0 y1 l: C+ d+ g5 x4 d( G
雖然有意參與的人士醞釀多時,但實際宣布參選還只不過是日前才發生的事情。不過,話雖如此,由於新聞媒介在參選人尚未進入備選之前已開始關注事態發展,到他們宣布正式參選之時,我們便已可以從媒介報道的內容裏,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新聞疲態」(即話題開始重複,而報道的焦點慢慢由一些「硬議題」轉到「軟題目」之上)。這對兩名參選人來說,並不是好消息。tvb now,tvbnow,bttvb: b4 R. I0 s" }/ q# Y! A  c

  s1 p2 Z# ]8 q# A4 T
9 v# x+ S7 |" L. i" V2 _4 d# {7 Q: f公仔箱論壇表面炒作氣氛 實難政治動員
: G, v* _+ U. V: k2 X& B7 _) }5.39.217.76
0 @' w" m1 Z# v& @/ Jtvb now,tvbnow,bttvb
7 l2 W+ \% A1 g- ]" d* P; T7 M5 m「軟題目」或者可以令媒介上的特首選舉變得熱鬧,令人談論各種有關參選人的人格、形象、或相關話題,但其效果卻不會是政治動員,推動市民更多認識他們的政治主張、理念,並且投入支持。這也就是說,表面上的氣氛熱鬧,並不等於市民關注特首選舉。事實上,新聞媒介的「熱」,大有可能減低政治動員的程度。. o9 i2 d  p0 Z5 `
因為參選人提早入閘,新聞媒介隨之亦一早把政治話題用光(最為明顯的是當兩位參選人還處於備選狀態時,他們四出訪問,而新聞媒體亦緊貼追蹤,爭相提問,問他們對訪問的社區或社會界別的認識及有無對應的政策。但到他們正式宣布參選之後,反而是鏡頭一轉,減少了就着未來施政的提問,轉移到個人形象、對某些發問的回應是否得體之類的問題之上),更多留意一些細節(例如助選團的陣容)。
1 k; h! C+ M9 W- u4 p% P* ktvb now,tvbnow,bttvb
  u* M: n* {1 R
  S: A* ~" u9 {- n- j4 W  |5.39.217.76特首戰變形象戰 無真比拼
& k' M1 c' ^, U2 x4 Mtvb now,tvbnow,bttvb* N" y$ M& ~+ ~- f: [
9 `8 W: {) K( E( v3 l
在缺乏新議題的情況下,嚴肅的媒體報道將無以為繼,難以支持到投票之前的高峰期。很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所謂參選人角逐,變為純粹的媒介面前的「形象戰」︰誰表現得體,誰能夠減少犯上不必要的錯誤,誰看似更為不同界別所接受等問題,將會蓋過政治主張、施政理念的部分。* d3 [& U) L6 o2 }! _# J
那些表面上看似尖銳的媒體提問,最終的焦點亦只在於哪一位參選人能有較高的印象分。大家熱衷討論的,是究竟哪一位參選人屬於哪一種性格之類的題目。
6 g& L( R7 O3 y' O  Z5.39.217.76這場特首選戰如何發展下去,還要看有意參選的人士能否在政綱、政見的問題上擦出火花,將媒介的焦點重新回到主題之上。否則很有可能,在未來數月裏,只見參選人在政治形象上的比拼,而無真正選舉政治的辯論與衝擊。
4 I' W' ~- |. c2 c- v9 @1 L5.39.217.76公仔箱論壇0 z3 S; o" O" H3 ]  k* _, X
公仔箱論壇; w+ ?% _' g) ]8 x6 c7 F

' Z" l" B1 ^" E6 q+ N/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z+ S, g; @6 R7 z% F( ~
5.39.217.760 F& D( k& ]& {( C& u

, h# s! Z1 p0 Q-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來源 / 版權所有:以上所述媒体 / 作者
( q) f# y$ z/ U公仔箱論壇(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 其它媒体 / 作者 ,不代表發帖者观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