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所推行的津贴重组计划,尽管有其需要和必要,但是却一直遭遇民间反弹。除了是因为津贴重组在当今百物腾涨的局势将会重伤一般民众,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我国每年都有数百亿令吉的公帑,都会因为贪污、挥霍而浪费,始终令民间难以心理平衡。公仔箱論壇4 E* o) X( E+ T' C! ?
这些惊人的浪费和挥霍,都可以从历年总稽查司报告一一查悉,经典的例子就包括人力资源部以高出市价数十倍的价格来购买一个立柱平台工具。实际上,2009年总稽查司报告也曾经估计,中央政府一年因此流失的公帑就高达280亿令吉。公仔箱論壇; U5 S. |% {4 A }
这些流失的公帑大多数都是白白落入朋党或特权分子的口袋,可说是政府对他们的“变相津贴”。4 L1 i) c; K5 q9 t Q4 c; r
然而,正当政府制定时间表,大刀阔斧地删除统制品津贴之外,这些“变相津贴”却始终未受对付,又如何能够让一般民众信服呢?tvb now,tvbnow,bttvb+ ^* y- X, W0 M: v& n/ P
虽然首相纳吉2009年上台执政后推出的政府转型计划,其中一个国家关键绩效领域就是铲除贪污,不过该计划所制定的目标却是极为虚幻的,并不会真正威胁到特权分子的利益。
: Z! w: z3 v/ \% C ?5 W! T2 y根据这项转型计划,政府只是誓言提升大马在国际贪污印象指数的排名,在2012年挤入最高25%的位置。公仔箱論壇6 Y# A3 T7 n3 E1 D. U9 r5 o: Y0 o
它只是触及国际针对我国的印象评分,并没有具体提出贪污问题到底为我国公共财政带来多少的额外负担,以及政府的删减目标。
& A! q. v7 x7 Z, p. l$ X公仔箱論壇令大马更加难堪的是,我国政府就连达致这个印象目标也无法做到,我国的贪污印象指数继续下降,国际排名从一开始的第36名不断下滑到第56名,分数也在2011年减低到4.4分的低点。
- y b9 m, @* s h' Ztvb now,tvbnow,bttvb就算是政府在转型计划所讨论的改革政策,许多也只是流于一纸计划书,并不曾真正落实。其中一个沦为空谈的措施就是管制政党政治献金的建议,政府只是曾经在两年前的开放日展示肃贪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但是到现在都没有任何进展。& l) C5 {1 k3 G( s. o1 b
无论如何,政府转型计划中并未真正触及最严重的贪污问题,即上层政治精英贪污的问题。+ @/ Q) J& S# x- W' A) Z
我国许多上层政治精英都过着与他们收入水平不符的生活,他们和其家族成员公然坐拥巨额财产,坐着名车,手持名贵包包,常常飞到国外豪华购物,享受最奢侈的生活。我们不排除这些领袖当中有人在从政之前已经富有,但是坊间更多传出却是他们贪污滥权的指控,因此也让一般民众更感觉心里不平衡。
& ?3 j' z; a1 Q, ]1 p这也引发另外一个负面的连环效应,即民间普遍认为,既然我们纳税会被政府贪污挥霍,那么我们又何必辛辛苦苦交上辛苦赚来的钱,导致政府愈来愈难获取足够的收入,来支撑公共服务。
2 L" g0 r* c1 o9 c随着国际原产品价格飙涨,一般民众其实都能接受政府逐步调高食油、白糖、汽油等统制品价格,来更有效运用公共资源,援助贫穷人士和有需要者。但是,如果政府只是一味要求人民“改变生活”,而自身却一直持续一贯的生活,又如何能够说服民众接受重组津贴?5.39.217.762 W7 T8 B) h. O) A; _' i, ?
政府需要做的是,实行彻底的民主改革,透明化施政,以及加强监督与制衡制度。政府必须强制政治精英定期公布财产、允许国会扮演更大的审查角色,同时也松绑一系列媒体恶法,才能加强民间的监督力量,施加更大的反贪压力。
1 _* j* B' z( O政府之前的改革措施,比如设立反贪委员会加强执法权、设立特别贪污法庭其实都是零碎的改革措施,根本未能根除,甚至说不上去动摇上至政治精英,下至一般公务员的贪腐文化。tvb now,tvbnow,bttvb1 J9 r: i- K4 ?5 l( J
最近茉莉花革命经验已显示,就算是一个高度极权的国家,也无法始终掩盖贪污丑行、压制民怨,多个贪腐的独裁者都必须面对下台接受审判的经历。大马的选举制度尽管存有众多疏漏和弊端,但是不满贪污的民意始终会爆发,就算不是来届大选,也可能在多一届大选。当政者应该谨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