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黄锦树、庄华兴与我合编了一本叫《回到马来亚:华马小说七十年》的小说选,收入过去七十年来华裔作家以中文、英文、马来文创作的小说29篇(英文与马来文小说译成中文),由大将出版社出版。这本选集很可能是近年来唯一使用「华马小说」一词的书。tvb now,tvbnow,bttvb5 v$ X1 K; |! b+ o" }
使用「华马小说」,而非「马华小说」,基本上反映了我(与/或其他两位编者)的「华马文学」作为「华裔马来西亚文学」简称的看法。% X) ?1 m3 u. W) }! s* v! u
「马来西亚文学」作为一个马来西亚文化现象或文学产品,乃客观存在的客体或物体。我以为这已是常识。主政者硬要将种族分化政策套在马来西亚文学上,以「尼加拉文学」与「须古安文学」--或「国家文学」(sastera negara)与「族群文学」(sastera sukuan)--隔离马来文与非马来文文学,制造一道一如「卜米」(Bumi)与「非卜米」(Non Bumi)之间的文化鸿沟,自也是分而治之的殖民主义治理手段。
; z3 c) Z) `$ @ ]: i0 ]- K; Ntvb now,tvbnow,bttvb正视「马来西亚文学」的存在,无非是不想闻鸡起舞,跟著「卜米主义」的鼻子走。更何况,烈火莫熄运动与308以后,「卜米主义」早已破产,早已打回「巫统主义」的原形了。
- i; k% j; q2 P公仔箱論壇可是,半个世纪以来,掌权的联盟+国阵已将马来西亚打造成一个有多元文化之实,而无多元文化主义政策的国家;反映在文学文库上,即是一个只有国家文学,而无马来西亚文学的国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E, T6 j3 X, d6 e
走向后殖民思维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F( R- a2 j" D$ ]$ y# X
因此,「回到马来西亚」是一个公理与正义的概念,也是一个回到历史、走向后殖民思维的理念,尤其是在后709的时代。
( X2 ^7 \5 d" u在马来西亚文学的脉络下,各族裔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皆属「马来西亚文学」,应该是毋庸质疑的事实。同样的,称华裔马来西亚人的文学作品为「华裔马来西亚文学」,会有甚么问题呢?把「华裔马来西亚文学」简称为「华马文学」,怎会是「无视我国政治背景及事实,并对我国宪法基本权益一无所知」(杰伦语)?
5 w! e! z3 ~6 w' _今年6月下旬,在马来亚南洋大学校友会举办的「建设二十一世纪马华文学」研讨会会场上,马华前辈作家杰伦在发表〈立足本土面向全球〉一文时就这么指控在台马华作者黄锦树,说他建议将「马华文学」易名为「华马文学」,乃「无视建国事实」之举,没有「华裔是大马公民的思想意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b. C5 N( F8 R1 H
杰伦认为「华马文学」的论点无法成立,否则「九十年来的马华文学都不存在了,因为它已变成『华裔马来西亚文学』」。我的问题是:就算是「马华文学」变成「华马文学」,马华文学为什么就不存在了呢?为什么华裔马来西亚人的书写不能包括「马华文学」?难道马华文学不是马来西亚文学的一环吗?公仔箱論壇! @) C/ |7 h7 z. g
我更好奇的是,黄锦树什么时候提议将「马华文学」易名为「华马文学」?如果那是黄锦树的理念,为什么他的书名用的还是「马华文学」一词--从他的旧作《马华文学与中国性》到编辑中的《马华文学与民族国家》--而非「华马文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