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何為光光,入我里閭? 古德明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8-28 05:45 AM 編輯 5.39.217.76) X  S8 U7 n3 N2 s1 W, ^7 s
tvb now,tvbnow,bttvb, ?5 b1 z' J. {; k. U' n7 E
何為光光,入我里閭?  古德明
0 p/ z7 x1 b& }$ C/ W: E( }, T5 A  r1 u
八月十六日,中共副總理李克強訪香港,說要「多走走,多看看,多聽聽」,於是每走一地,方圓千步之內,頓變雷池,警岡處處,路障重重。他不愛看不愛聽的,一律眼無所見,耳無所聞。比如說,李克強下榻君悅酒店,早有小商人苦候店內,準備訴說投資大陸寃情。結果當然是寃情訴不成,李克強見不到,只吃了警察一頓老拳。
: S) I1 z1 g8 f! t公仔箱論壇
9 R' N( W) H4 B2 T( I& k4 {* Btvb now,tvbnow,bttvb同時,李克強訪麗港城,有居民身穿「平反六四」T恤,才一出門,警察就如狼似虎,衝前把他拘捕擡走;李克強訪香港大學,學生李成康同樣身穿「平反六四」上衣,門還未出,警察就如虎似狼,把他推倒地上,囚禁門後。於是,李克強可以一臉和氣,臨視港大百年校慶,居中而坐;又到安排好的家庭、老人院視察民情,俯納小孩子獻畫,垂聽老人家唱歌。受訪者也不忘奏一曲受訪餘韻:「李副總理絲毫沒有架子,十分親切,像個慈祥的叔叔!」
, T* t: X- G* ]; v1 W. k1 k- Ftvb now,tvbnow,bttvb  R1 v4 J/ |  L. |; M
東漢名士崔瑗九歲時,有一天聽到縣令要來拜訪他父親崔駰,就在門上大書十六個字:「人雖干木,君非文侯(家父固然像魏國賢士段干木,先生卻不是尊賢的魏文侯)。何為光光,入我里閭(這樣威威風風來訪,算是什麼)?」縣令見了,不以為忤,直入崔家,還邀崔瑗相見,聽他議論。古時官吏,不與民為敵,出入自然不必衞士如雲,把輿論輿情隔於千步之外(《殷芸小說》卷三)。
) H' [9 ~: Y- c, @; ]0 U) `
0 M/ f4 U) r6 }6 F. b  s5 Ntvb now,tvbnow,bttvb中共幹部則不然。中國十二億百姓,對他們來說,就是十二億寇讎。否則李克強來港,保安之嚴,怎會五倍於俄國總統梅德韋傑夫,十倍於美國國務卿希拉莉。有這樣森嚴的保安,李克強走遍全球,保證都不會遇上崔瑗。崔瑗生於新中國,一定不會忘記李克強任中共遼寧書記期間,阜新礦難殺二百五十多人,鐵嶺特鋼廠鋼水事件殺三十多人,撫順礦難殺三十人等等。崔瑗得見李克強,一定會問:「遼寧書記,人命草菅。胡為光光,官拜總理?」而最令人拍案的,是李克強離港後,香港傳播界紛紛譴責曾蔭權政府「保安過嚴,違背了李副總理『多看看,多聽聽』的心願」。這樣,把一切歸咎地方政府,既可收歌頌中共領袖之功,又可取遇事敢言之名,一舉兩得。
* Y7 q6 [6 ]1 w5 x, U2 O! S
+ }+ n2 C+ r" _; r$ l& N5 O大陸傳播界幾十年來都流行類似的論調。總之,杜絕香港言論自由的保安措施,原來不是李克強主意。李克強原來是受了曾蔭權政府蒙蔽。但請不要問「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治家國」。這樣的問題,香港傳播界敢言之餘,恐怕不便回答。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