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爆中國﹕中國速度神話 李照興公仔箱論壇' W% G7 h( Z3 r! k
# j* t7 m W9 o, [! W/ P. e公仔箱論壇
7 J% P) }' K5 O9 D; M2 p, S* r: X動車追尾事故之後,對中國發展速度是否太快的討論沒有停止。《紐約時報》適時收集中國微博民情(我發現weibo這個Twitter的中國對應,已開始可列入大英字典,成為外國人都認識的另一個中國原創英文字),以著名的對這事故的微博感言大篇幅報道,呼籲中國應放慢發展速度,惹來極大共鳴﹕「中國,請停下你飛奔的腳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靈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讓列車脫軌,不要讓橋樑坍塌,不要讓道路成為陷阱,不要讓房屋成為廢墟。慢點走,讓每一個生命都享有自由和尊嚴。每一個個體,都不應該被這個時代拋棄。」這簡單而深刻的句子,表達了中國人民於這轉折點的某種集體訴求。然而慢下來是談何容易?
. f" U1 l% G% ^$ W: y5.39.217.76 w1 m; [6 G3 l* R' n
一個習慣了快速的國家,如何變慢,可需要更多成本考慮以至心態轉換。中國其實有更多的人享受著快速帶來的效益與方便。不知是否真可慢下來。
% A) t$ s; V6 m. ?' g$ Q公仔箱論壇
' |+ F+ N- [. O4 R內地媒體邀寫一篇關於台北的文章,跟朋友討論到台灣種種吸引時,他們基本有一共通的說法,特別是欣賞台北的緩慢和舒服。這想法在著名學者吳曉波的感言中說得明白,相信同時代表不少陸客精英分子的觀點﹕$ |) j; R: g4 S; F& n
# G- k) Y P4 p$ i" F6 w「台北,論雄偉不如北京,論奢靡不如上海,論歷史不如西安,論嫵媚不如杭州,論活力不如深圳,論美食不如成都,但台北可能是最好的中國城市,因為它最溫和,讓人舒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D& @! l( q/ @# t
公仔箱論壇( ^% q4 \; @- v* v, d
台北溫和讓人舒服5.39.217.763 ]8 L# `& Y4 n: v3 @* [
不計台北人是否認同台北是中國城市這種爭論,我遇見過的「吳曉波們」(開通自由行後,其實不少中國精英、企業老闆和媒體人都先後組團遊過台灣,基本上他們回來後的感言都有類近的意見),似乎都在讚頌台灣,認為它好在沒有中國那麼快,城市及文化保育到位,街頭文化休閒,途人腳步不徐不疾。甚至是指台灣人都更有禮(他們可能少搭台灣出租車,未見識司機的強悍)。
5 L. }/ w' u) l'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m4 a. S6 R% j {中國精英在讚台灣,而那邊廂,李敖卻改為稱頌中國內地——看著看著,真有點精神錯亂了。但很明顯,不要被過分的吹捧畄昏頭腦,被人家讚兩句就飄飄然,中國精英這種講法的背後,其實更多是對中國內地快速急促生活的反思。它的潛文本其實是﹕對於台灣的一切羡慕,都不過是對中國現階段不滿的表述。要把那種意見放到這脈絡才可見到真章。
, T( C. h9 g, b: D4 o5.39.217.76
3 `5 }, u& R, N( i0 f% Ltvb now,tvbnow,bttvb反應過快常帶武斷
+ i. Q) x* p9 V; n3 s. x6 F4 A9 ~可能不是台北慢,只不過是中國太快。而且問題的核心,其實也不單純是快和慢的速度問題,更多可能是粗暴與溫柔、粗糙與細緻的分別。中國的輿情——反諷地,就算以這班中國知識分子的意見而言——一般都顯得有點反應過快兼常帶武斷。他們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且往往那意見到最終,說的其實也真不是表面的批判對象,而是指向自己所處的環境本身。中國式的自我批判,一直顯得這樣迂迴。但這種趕快要說,不說不快的習慣,卻成了當前的特色。
; F o7 e! E/ i l% A1 r6 q- f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1 T+ d6 F% Z7 I+ X9 ]. H: Z/ \
那情一般是,有新聞出現,惹來傳播,有人評論,有人散出不經證實消息,有人出來闢謠,再有人罵闢謠的人,如此循環。這種急於求勝的表述,原來已深深植根到中國人對待大部分的事情上。快,已深入骨髓。公仔箱論壇: J0 H3 u+ R0 q. }. ~
5 U4 Q9 a& s- i& X1 C7 O4 |4 |我常常想像,這種簡化、快捷的心理,當中是否存在一種心理因素,或是後天養成?
! ^* l% x+ h% U+ o- \7 v! [9 P
9 Z5 `; `0 r7 m' e5 x/ k! s' I公仔箱論壇然後,我想到我朋友的遭遇。這名內地朋友在微博以繁體字發帖,即惹來一些網民的圍攻,而攻擊的理由——你想也想不到——竟然是﹕你身為中國人,怎麼學人用繁體字?——是的,你沒有看錯,在某些中國人眼中,中國人理應都用簡體字,而不應習染港台文化那種繁瑣。簡體字的深層心理結構,其實正是粗暴的,不求美感、文化,只求效率、速度的。它不尊重細緻的程度,甚至認為詳細的筆劃根本不需存在。一個字旁如果能代表一整個字,那就不用別的東西了。# N8 I( V; [+ {5 V/ f0 _
公仔箱論壇0 E. d7 W2 W" z2 P" D
在這思維中,西藏人花半年一年五步一跪的到拉薩,顯得匪夷所思。一切不講求效率的都不能稱為中國。但這追求快速的背後,卻沒有相應合理的安全保證乃至對個體的尊重。這些「快」之所以可實踐,其實建基兩個前設﹕一是對大量廉價人力的剝削,二是不惜代價的催谷。前者體現在人力成本的低微,你不做大把人做的邏輯,後者則是如眾多加添化學成分的食物,以科學來縮短正常的發展期。
5 A: C1 ], t( s' ^+ s3 ^' stvb now,tvbnow,bttvb$ P3 R' q0 Q y( U. y
剛巧正在做的一個關於中國速度的專題中,我體會到這種種快速的無所不用其極。中國的快遞可能是全世界已發展地區中最廉價又靠譜的同類服務,正是這服務令中國的網購大行其道。物流與快遞公司的效率,把一件物件無論是同城一天送到,或是異地兩天送到奉為原則,而價錢只是外國速遞公司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怎麼說來也是一項中國特色。tvb now,tvbnow,bttvb, M0 k/ |- y0 \% c
* G: V0 M, X; W P6 H! @2 w一星期種出食用茄子. D) k/ u' @$ i" W3 \ q' f
另外,我們也做了種植茄子的對比,比較用快速生長劑和普通環境生長下,茄子的壯大過程,發現這些一個星期內就可長成食用的植物,簡直就是另一種奇蹟,而這種食用物奇蹟,中國多的是,眾多地方的種植場也正是用這種方法來滿足龐大的需求量。3 c: n$ p' m7 T; e o
8 S, I1 U% z7 J公仔箱論壇說到不斷加速的城市發展,顯示於人口增長、大城的GDP、新城的興起等,表面上是一種國家發展的正面趨勢,但那麼多人趕著往大城裏衝,也正反映出更多的城外人對鄉村生活本身的絕望。那意味覑,被光榮化了的中國速度,其實是從許多的不計成本與犧牲組成,而且只有部分人享受著速度的成果。如果要慢下來等一等,則意味著另一種既得利益者的犧牲,人們準備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