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监狱激励营震惊社会

为了提高纪律,我国竟有学生被带往监狱,受到粗暴的对待,显示我们的社会病得很严重了。柔佛发生的怪事,依然还在调查中,当局也迅速否认了各项指控。5.39.217.765 e- `/ \1 ]8 l. W+ n) ^& K8 Z
5.39.217.76+ H3 x9 g& f# v  M
tvb now,tvbnow,bttvb* ?1 o" Z: d0 U5 \4 v  Z
即使如此,公众议然质疑,柔佛州教育局让学生体会坐监牢的滋味,到底是要在学生身上培养哪一种纪律。这种「激励课程」显然是行不通的。学生是否完全失控了?有多少老师受袭击?没出现这样的状况,当局如何合理化学生宣称当局所采取的粗暴行径。5.39.217.76+ _* \; y6 r& D' d" s

: I+ F( Q2 V* H) o5 r. p, x公仔箱論壇美国也有带顽皮学生参观监狱的震撼教育,但在美国的做法中,当局只是要学生看看罪犯被剥削自由的痛苦。他们是要让学生了解被监禁的恐怖,而非以暴力对待学生。囚犯会与大家分享经验,让学生晓得珍惜自由的重要。别忘记,他们只对可能一再犯规的学生这么做,这可能可以避免这些学生未来继续犯错。而且,有人从头到尾紧密观察活动的进行。; h- c, W- }" ^2 @! O2 a
在本地,展开类似活动的学校又设立了什么管理标准呢?管理人员是否晓得外界对他们的期望,以及与他们打交道的是谁?不像引人向善的正面教导,这种做法使用的是恐吓的心理。5.39.217.765 b% n" P/ p' M' p' B+ ?0 ~
+ _7 E! Z1 |; L% D2 {; p2 L. x' K0 t
不少专家发现,把青少年推向犯罪的,可能是家长管教不当、孤独,或无法跟上学业进度等因素。因此,我们的教育制度必须拥有伸缩性,以容纳学生不同的能力与需要。更重要的是,制度不能把教导学生的重任,转移给狱卒来承担。; W' v$ U1 c* n$ q% i: A

) l0 a0 f$ Q5 g9 p
; ^/ ?- r; ]5 U& ]9 o! B

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社论 05/08/11


平壤核子能源研究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