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ECFA效益論戰中的「理盲」 中國時報

ECFA效益論戰中的「理盲」  中國時報公仔箱論壇% E  d9 R/ [0 q* w/ e: S

( e& P; W$ \. ~

$ t7 G: l8 x+ P5.39.217.76兩岸簽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滿一年;不過,對這個被稱為兩岸經貿最重要的協議,在野黨認為「ECFA神話破滅」,執政黨則強調其效益宏大。顯然台灣不僅政治要分藍綠,連對經濟效益的解讀,都要分藍綠。不過,政治可以各說各話皆成理,但經濟有客觀數據與分析依據,可不能胡亂解讀。
/ f& D; Y8 Z( @5 M2 o公仔箱論壇

; W$ ~; {/ U( E' r, T9 e公仔箱論壇民進黨與部分學者對ECFA的批評,包括:台灣貧富差距擴大、薪資水準倒退、外人直接投資減少、台灣首季對大陸出口成長率大幅下降六十一個百分點等,民進黨發言人陳其邁並說,數字會說話,ECFA神話已經破滅。這些批評,有些似乎有數字佐證而顯得「有力」,有些則缺乏數字支撐。但深入了解、加上專業解析,則可發現這些批評不是錯用數字,就是錯誤詮釋了數字。$ }: P) i/ b, `  c) K: G' z6 E

& i& B1 w, S& a" N# o6 P" p/ I例如,所謂薪資水準倒退,實在不知所指為何。民進黨說薪資「倒退至十二年前的水準」,但民進黨可知這十二年中有八年是民進黨執政,其中又有一年碰上金融海嘯?而且,民進黨要批評ECFA的負面影響,該聚焦在去年與今年的比較(ECFA生效前後),而非直如瞎扯的與十多年前比。事實上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受雇員工薪資調查,今年四月的平均薪資較去年同月增加一.二%;今年一到四月的平均薪資較去年同期成長四.○八%。坦白說,實在不知民進黨引用哪個調查、哪個數據,如何得出ECFA導致「薪資水準倒退」的結論。tvb now,tvbnow,bttvb5 d! j) r6 |: P3 J& w0 x, T

$ d" Z4 x* T4 G) ytvb now,tvbnow,bttvb至於貧富差距擴大,民進黨引用全國低收入戶數與人數,今年第一季較去年第二季增加做為依據。不過,近兩年低收入戶數字的增加,主要原因在對低收入戶的認定標準放寬,及最低生活費的調整等因素。國內觀察貧富差距的主要數據在每年八月公布、以五等分所得比的差距為標準,這個數字要到明年八月才公布,民進黨以隨著政策的標準會改變的低收入戶數做為依據,說服力就差。
) u% ^1 z, s4 Y! Y2 @8 g1 m+ Z! {

" @) t# d% M* [* a& _! }tvb now,tvbnow,bttvb更何況,ECFA雖然是在二○一○年六月廿九日正式簽訂,但其早收清單生效日是今年一月一日,難道ECFA如此「威力無窮」,三個月就讓台灣的低收入戶大增嗎?台灣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確是一個必須重視的課題,但把這一個十多年來持續的趨勢,用一個錯誤的數據,然後冠在「ECFA的負面效益」中,不通之極。5.39.217.768 ^, u  t% z  x& Q% w2 Z

9 l- E9 |0 q: z5 Z6 u$ W. E' C" F5.39.217.76而有關今年首季對大陸出口成長率較去年同期大減一事,更是錯用數據的一個「典範」。二○○八年第四季全球金融海嘯,各國經濟重挫、出口銳減;隔年第一季是海嘯的谷底,台灣首季對外出口大減三成,其中對大陸與香港更衰退達四成;但二○一○年首季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成長率暴增高達七五.六%。部分學者引用今年對大陸與香港出口成長僅十四%,比去年成長率大減,來「驗證」ECFA沒有效益,不是無知,就是蓄意誤導大眾。事實上列入早收清單產品對大陸的出口成長率,遠高於平均成長率,ECFA是否有效,一目瞭然。
4 m* {# ]6 N! P: `8 a. t  p

  _/ H0 K5 _3 B1 x! p' k5 j- hECFA其實就是兩個經濟體之間的FTA(自由貿易協定),FTA雖然對不同產業間的利弊不同,但對簽署國整體經濟帶來的效益,是毋庸質疑。否則,全球就不會在十多年內,簽訂超過二七○個各式各樣的FTA;台灣也不必為南韓與歐、美簽下FTA,感到壓力與不安。而且,如果ECFA沒有效益,民進黨更不必整天把政府該積極爭取與歐、美等其它國家簽FTA,掛在嘴上。因此,對ECFA的整體效益,實在不必爭論,民進黨更甭用錯誤的數據與論證唱衰ECFA,因為,這種做法只是暴露本身財經專業的缺乏,及政治意識形態的濃厚而已。) S1 p* v+ j2 v) x: [

9 g! l5 K1 k9 q4 A2 k3 c* otvb now,tvbnow,bttvb較值得關注者,反而是國內因ECFA受害的產業與勞工情況如何,政府該提出哪些政策對其輔導、補償。ECFA是雙方互相開放市場、降低關稅,競爭力差的產業必然因此受損。兩岸簽訂ECFA時,因為大陸的「讓利」,讓台灣受害之產業與勞工尚不明顯,但未來遲早會顯現。朝野加強關注這些潛在受害者,比口水爭論ECFA是否有效益、效益到底多大,將更有建設性。
1

評分次數

  • aa00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