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顯示,人生是一個U形的曲線,幼年和老年是最快樂的階段,皆因年幼無知無顧慮,年老逍遙無掛慮;不過人到中年事事憂,45歲是人生低潮,快樂指數跌至谷底。
# P; g6 D& B+ P F2 stvb now,tvbnow,bttvb 5.39.217.76* m/ K* @/ ?/ v& X4 M
這個研究是由一位比利時Maastricht University的經濟學家Bert Van Landeghem帶領的團隊進行,研究對象是英國、德國和瑞士三地人士。由於他是以經濟學的角度出發,發現當一個人年紀漸長,有了家庭負擔,責任愈來愈重,經濟壓力也愈來愈大,事事需以家庭配偶子女為先,不能按個人喜好而行,所以得出的結論是人到中年變成人生最不快樂的階段。
! b+ c; U* E: C( d
# r- n# x4 ^% J: Y; }tvb now,tvbnow,bttvb責任愈來愈重
0 r2 ?: X6 K3 r" T; C* H; y也許不少港人對這個研究結果也有同感。香港是全球生活指數最高的其中一個城市,生活總離不開消費與開支,即使你不是購物狂,也要滿足基本需要;經濟能力的高低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如果有兒有女,更要為孩子操心。公仔箱論壇( Z4 [& d) ]6 K1 t' Z: o. n) R
0 S" ~/ ]. z3 [- V" x公仔箱論壇香港地不單大人要在社會競爭,小朋友也要在學校競爭。年前政府大力宣傳「求學不是求分數」,一時間「活動教學」變成不少學校招生的宣傳伎倆。小女當年小一選校,也選了一間標榜活動教學的「名牌」小學,結果發現該校原來是以「活動教學」求分數,八十幾分已經有老師聯絡家長,說孩子的成績追不上,提醒家長「應該」先在家教曉了孩子才好上課。我想不通,究竟是她做老師還是家長做老師,若所有學習內容家長都自行在家教曉孩子(並不是每個家長都做得到,或因為工作,或因為知識水平),那為什麼要上學,就為了在名牌學校畢業好讓將來炫耀?眼看女兒終日愁眉苦臉,她不快樂我也不快樂。結果只過了兩個月我便讓她轉校,轉去一間真正活動教學,可以令她開開心心上學的學校。當然,經濟負擔又高一點,但這反而令我快樂一點。
3 d* z9 ?' J, L( r% B2 ~. c5.39.217.76
: [) k1 i5 I) W1 `* c; J金錢物質帶來壓力公仔箱論壇* z- U, U9 x5 \! T
從經濟角度衡量快樂與否,有其參考價值,但並不準確。經濟負擔之所以令人感到壓力,多半不在於生活的基本開支,而是有沒有「足夠」的消費能力。怎樣才算足夠?物質的追求可以無止境,就像澳門賽狗,獵物放在狗隻眼前但永遠也追不上,這就是壓力。又如有律師說買不起樓,原來是買不起半山的豪宅,在一般較「平民化」的地區其實綽綽有餘,這也是壓力。人總喜歡追求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東西,而錯過了自己能力範圍以內的東西。& O3 m& q+ |: d; k; K" E6 U6 v
; {3 s5 z/ n7 p, a& j& N& O' ]我不是賽狗,也不急於買樓,生活平民化,消費量力而為,所以沒多少壓力。
. r3 \7 O8 U+ f* W( a
4 [* t3 n w! z然而除了金錢物質,工作也會帶來壓力,感情生活會面對衝擊,人生也還有其他追求,U形人生,仍有機會因其他因素而出現。下星期繼續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