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 22周年】六四後出生的新生代,在和諧盛世中成長,有人媚共置身事外;也有人主動接棒,努力填補這段空白的記憶。三名 90後學生,黃凱婷自幼跟媽媽學唱《血染的風采》;楊政賢每年都聽外婆口述一遍屠城痛史;葉春如夢想當畫家,盼為六四添色彩,紅橙黃綠青藍紫,就像彩虹,平反有望。記者:王家文8 {# Q0 |% m9 B U
畫作添希望彩虹有時候,一幅畫勝過萬語千言。中六學生葉春如畫了幅水墨畫,主角是一名中年男子,皺紋初現,臉頰下垂,他輕輕舉起燭光,目光慈祥卻有幾分無奈,「佢苦等 20年」。這幅畫於六四 20周年之後,「仲未得到平反」,作品獲推薦參加公開比賽,最終落敗,「冠軍係臨摹嘅花鳥圖」。畫中除了男子苦等,還有人默哀,也有婦人不耐煩,「有人去集會係羊群心理,唔係個個都有深刻體會」。葉春如選擇以燭光集會為題,原因簡單,「香港每年都堅持舉辦」。她質疑特區政府多年來沒作回應,中共也不肯承認血腥鎮壓,「每年堅持集會,希望第時可以有一個成果」。
, B$ v) {/ ?, t* B2 g. q
! @* _5 C J6 [5 g" E+ \5.39.217.76政治議題引起共鳴葉春如 4歲從內地來港,升中後才知有六四。她修讀視覺藝術,老師鼓勵以時事作題材,「藝術家再唔係匿埋喺房度不問世事」。她認為以政治議題作畫更能引起共鳴,「艾未未都係用藝術表達對中央政府不滿」。葉春如三年前首次參加燭光集會,父親反對。「佢認為政府唔係咁強硬,中國可能會散」,但她對此有保留,「使唔使開槍出動坦克車,令軍人學生對立?」她希望為平反六四添七彩顏色,「因為彩虹代表一種希望」。
: }8 e" V/ Z# a! x% N" n$ a
' l6 i7 ]" E/ e W公仔箱論壇學校學不到六四
9 T" C/ {) ]& c$ h4 i$ ~0 S 5.39.217.76( e9 I# i( [) |
楊政賢從外婆的口述歷史認識六四,他說會秉承外婆遺志,爭取平反六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E) v. x: N; ?0 c! Y# t, J; O
tvb now,tvbnow,bttvb3 ~: v2 t0 ^' s
每年六四,楊政賢的外婆總會坐在電視機前,跟他作口述歷史:「當年我哋就係望住部電視,成幢大廈冇人瞓,睇住謝志峰報道天安門情況,學生喺長安大街遊行,有市民受傷被推去醫院……」外婆還儲起當時的報道,給他解讀六四:「共產黨屠殺一批為自由民主嘅學生」。問楊政賢從哪裏認識六四,他會反問你,在香港,哪裏認識不到六四,「就係學校」。教科書抹去這段歷史,他自己找書,上網重溫新聞片段,「當年左派報紙都有報道,係有血有肉嘅人被人射死或被坦克車輾斃」。
" N! Y% S$ @! n9 q1 F$ Mtvb now,tvbnow,bttvb
; d' e9 b! y& q盼從政改變港人政治冷感楊政賢從沒懷疑六四真相,「如果件事唔係真,你會出來反駁,但中共好驚,好怯懦,話畀你聽佢係身有屎」。 08年考完會考,他獨自參加六四晚會,感觸落淚,「你會聽見華叔疾呼叫喊,身邊嘅人唱《血染的風采》,香港人從來未對過一件事有咁堅定嘅訴求」。楊政賢將來打算從政,「最想改變香港人對政治冷感」。他說外婆那代人從內地走難來港,討厭政治,痛恨共產黨,但每年六四她都會暗自淌淚,前年外婆去世,看不到平反。「我唔夠膽講可以見到」,他今年不過 19歲。「但我深信終有一日可以,即使有幾遙遠都好,我哋都要將呢份精神傳承到下一代」。
# g' R+ a, u0 k/ Y5 e. b
3 |- x6 q1 I* Y) ^( g平反不是烏托邦公仔箱論壇% ~8 ~( l* o6 l# B8 k6 d$ B
# e* y) m8 z5 i* |& _3 ?8 |
黃凱婷坦言,很多 90後年輕人對六四漠不關心。
: ]% n$ c7 l. G" u3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9 _# m7 S$ e# C3 c' w A
91年出生的黃凱婷,是從卡拉 OK認識六四。小時候,每當媽媽唱着《血染的風采》, MV播出天安門廣場上絕食學生一一倒下,凱婷就會哭。她後來在《悲壯的民運》一書,看見相中學生拿着「媽媽我餓,但我吃不下」橫額,曾無知地問:「點解佢哋肚餓唔食嘢?」 公仔箱論壇# X$ I) S5 X+ ]; l6 h
7 B' Y2 m* o0 Y/ Q: N: v
傳承前人努力中學讀名校,但她在校內沒機會接觸六四。直至中六第一次參加燭光集會,老師在 facebook討論六四,有同學質疑學運是傳媒渲染,有人說死去的大多是軍人。「我好嬲,係中共出動坦克車屠城,好多死者都係學生。」凱婷說,哥哥自小灌輸她六四知識,「大學生對社會現狀不滿,上街爭取自由民主」。於是她參加 7.1遊行,同學罵她蠢,「唔係中央睇住,香港冧咗啦」。大學加入學生會,她涉足社運。來自中產家庭的同學,反過來揶揄她:「你好勁喎」。凱婷跟當年絕食學生年紀相若,「要學習佢哋對社會嘅着緊,唔係話關我乜事」。六四教曉她要追求更高的精神價值,「唔係一世營營役役為供樓,將啲錢畀晒地產商」。她說要傳承前人努力,她深信只要有更多人走出來,「平反六四絕對唔係烏托邦」。 tvb now,tvbnow,bttvb( {" ~/ ], |5 C3 b" T
5.39.217.768 O1 ^) y7 f3 t+ {! U) C6 l# F

* B1 w9 h' I+ `% l* L6 f1 F公仔箱論壇葉春如曾以六四燭光集會為題材作畫,表達「仲未得到平反」的無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