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陸群體怨恨調查 最不滿貪官

2011-05-24 旺報 【記者陳秀玲/綜合報導】公仔箱論壇, J) K1 F) d* ]
     公仔箱論壇$ F& `2 ~  X$ L) \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17日顯得異常「熱鬧」。因為當天審理音樂人高曉松醉駕案,法院內可容納百人的法庭被媒體人士擠得水泄不通,連法院門口也被來不及向法院登記的媒體記者、圍觀民眾圍得裡三層外三層。該案引起如此高的社會關注,學者分析認為,這是「群體性怨恨」具體呈現。
$ [; @! u# V5 B2 W! o5 J+ x5.39.217.76《法制日報》報導,當天法院判決結果一出,便有逾兩百家媒體網站轉載。次日,北京市的大多數報紙也將高曉松醉駕案放在醒目位置。
7 q; }4 j3 V2 K) K, l) |tvb now,tvbnow,bttvb名人特權受關注
# @9 `% _; X- b: B2 D2 B" J5.39.217.76自5月1日醉駕入刑之後,多名醉駕者被判處幾個月不等的拘役刑罰。《2011年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俊秀受訪時指出,「高曉松的名人身分加上此前關於『醉駕並非一律入刑』的討論,民眾擔心會出現名人特權問題。」tvb now,tvbnow,bttvb% \- d( F/ C1 @! b$ O- G0 X
王俊秀說,「群體性怨恨」就是一些民眾對自己所處的現狀感到不滿意,有相似感受的人逐漸形成群體的極化,表現出共同反應。高曉松醉駕案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很多民眾從媒體知道他醉駕被逮後,第一反應是「名人犯案」說不定會輕判。
/ N4 n! E" B3 y5.39.217.76王俊秀透露,撰寫中國首部社會心態的研究報告中發現,「我爸是李剛」突出反映了「群體性怨恨」;民眾主要不滿情緒指向:貪汙腐敗、不作為的官員;為富不仁的商人;以及不公平的社會現象。
+ b6 n5 T0 y- B! H公仔箱論壇他進一步指出,近年的熱點事件也顯示民眾的心態,如去年底,山西省發生一起一對警察夫婦在家中遭殺害案件,媒體和民眾關注焦點始終是這對警察夫婦的寶馬車和鉅額財產。
7 `  K( g6 r1 [' Q公仔箱論壇王俊秀強調,案件可能僅屬個案,但網友用個人的不滿解讀事件,表達不滿情緒,繼而形成群體性怨恨。tvb now,tvbnow,bttvb/ T6 J; ^8 U: Y8 P: k2 K/ N( w5 w; J$ b
完善法制化解矛盾
" `; Y' \" h% _少數腐敗官員造成民眾對政府官員的信任降低,也波及政府部門的公信力。王俊秀表示,調查發現,除「高考(大學)制度」和「義務教育」處於「比較公平」水準外,其他方面都處於「比較公平」和「不大公平」之間。民眾對「富二代」的不滿,其實是對機會不平等、貧富差距過大的不滿。但一些「寶馬」、「賓士」的交通肇事案件,被解讀為民眾有仇富心態,其實調查結果並不存在所謂的「仇富心態」,民眾怨恨的是富人的不良行為。tvb now,tvbnow,bttvb  w! Z! Z: ^$ N' d: `. W
要緩解民眾的「群體性怨恨」,王俊秀認為,落實責任部門徹底解決累積的問題;完善法制體系使人們習慣以法律途徑解決衝突,促使行政、司法等互補和銜接,以有效化解矛盾和衝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