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天主教堂 教堂坐落于西佘山之頂,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教堂”。初建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1年),由法國傳教士所建,後又幾次翻建,現在的教堂是1925年擴建而成。包括中山教堂和山頂大堂兩座建築,有聖母亭、聖心亭、若瑟亭等“三聖亭”。
( ~3 J& A, m$ z& k0 ^- ^: g% n4 [+ A5.39.217.76 此天主堂為歐洲“巴洛克”風格建築,融希臘、羅馬、哥特式建築藝術于一爐,部分建材與裝飾採用中國傳統建築手法,可謂中西文化融合的結晶。天主教堂與山融為一體,輪廓協調自然,堂紅山綠相映成輝。整個建築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充分體現了建築美學上對稱中不對稱的美感。6 p6 V8 Y; Y. F2 X7 I' t: {4 J: W
山頂大堂高17米,教堂內設3000個座位,可容納近4000名教徒,而且音響效果極佳。大殿正祭臺用大理石砌成,殿窗部分鑲嵌五彩玻璃,頂部蓋以碧色的琉璃瓦。鐘樓高38米,按一定音符排列著8只大鐘,由紫銅鑄成的聖母像,高8米。聖母雙手高舉雙手呈十字狀的小耶穌,寓意歡迎各地前來的朝聖者。1942年羅馬教皇曾佘山天主教堂封為“聖殿”,成為我國天主教徒朝覲的聖地。* C8 O, D% `9 p- g
從山腳到山頂的曲折小路上有14座苦路亭,每亭中有一幅耶穌受難浮雕,還有3座聖亭和一個中堂,逐級向上的苦路把苦路亭、聖亭、中堂及山頂教堂聯成一體。信徒們到佘山朝聖時,沿著曲折的苦路逐級而上,領略耶穌代人受難的經歷。佘山天主教堂是上海天主教徒在東南沿海的主要朝聖地,每逢聖母月,各地天主教徒紛紛來此朝聖,故余山在海外有聖母山之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