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陵公園,原名福陵,是清朝開國皇帝清太祖努爾哈赤和皇後葉赫那拉氏的陵寢,因地處沈陽市之東,所以,通常被稱為“東陵”。福陵建在距沈陽城東10公裏的天柱山上,這裏地勢雄偉,丘陵起伏,環境清幽,景色壯觀,蒼松翠柏,參天蔥鬱。福 陵前臨滔滔渾河水,後倚綿綿天柱山,碧水索繞,青山似拱,萬松疊翠,大殿淩雲,別具一種肅穆之感。 東陵公園 福陵始建于後金天聰三年(1629年),竣工于清順治八年(1651年),經康熙、乾隆兩帝增建,方具今日規模,整個陵園佔地19.4萬多平方米。此陵面傍渾河,背依天柱山,由前向後地勢逐漸升高,水繞山環,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雖與昭陵如出一轍,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兩大特點。第一,晉謁此陵時,由正紅門到碑樓,須登108級石臺階。第二,建築物隨坡勢起伏, 顯得更加錯落有致、高大雄偉。 東陵公園 走入正紅門,腳下是磚鋪的甬路,兩旁整齊地排列著成對的石雕,有華表、駝、馬、獅、虎等。沿"一百零八磴"臺階拾級而上,是一個平整的臺地,正中立著一座重檐歇山式牌樓,內立"大清福陵神功聖德碑",碑文是康熙帝撰寫的,內容是歌頌他曾祖創業開國的功德。牌的兩側是祭祀用的茶膳房、果房、滌器房,均為回廊式硬山造,灰瓦頂建築。
. u$ U6 C9 W8 V3 Z) v5.39.217.76碑樓的北面是方城,這是福陵的主體建築。方城為磚築長方形,周長約370米,墻高約5米,墻上有馬道、垛口, 墻城的四隅各有一座角樓,俱為二層重檐歇山式南面正中辟門,上有三滴水歇山式門樓。方城的正殿叫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殿前有焚帛亭,兩側有東西配殿,均為歇山式建築,帶回廊。殿後有石柱門、石五供和券門。
F. c2 r/ m. e) U公仔箱論壇 方城的北面就是月牙形的寶城,寶城前壁的正中有一座琉璃照壁。寶城的正中是寶頂,係用三合土築成,下面的地宮埋葬著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皇後葉赫那拉氏。 在福陵的西北原有清太祖的太妃烏喇納喇氏(阿巴亥)的陵墓,她是在清太祖死後殉葬的,時年37歲。墓前原有享殿等建築,現已不存。 東陵公園 福陵規模盡管比昭陵小, 然而由于它有上述兩大特點,再加之環境優美,仍獨具魅力。 所以,人們遊罷昭陵,依然能興致勃勃地續遊福陵,而不會產生雷同感。現在,福陵一帶已辟為東陵療養地。 東陵公園 地址:東陵東街81號。 交通:由大東門乘218路公汽到東陵站下車;234、330路汽車可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