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4月26日香港報章社評 摘要 / 選讀

   申訴專員的報告指,政府縱容新界丁屋僭建,而新界人士就希望僭建合法化,引起港媒熱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H9 \, k4 X: J# n

# H3 M/ t& C! h1 a.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明報》題為《丁屋僭建合法化 政府應斷然峻拒》的社評認為,港府應該明確表態,堅持對付建築物僭建的法例一視同仁,不會因為丁屋而寬貸,絕對不應該讓丁屋的特權膨脹。新界人士連日散播新界居民群情洶湧的氣氛,向港府施壓,港府若接受違法的事應該合法化的邏輯,不但對更需要改善生活空間的市區居民不公平,對一向口口聲聲依法辦事的港府,則無疑自打嘴巴。
" a4 Y# I2 X$ N; b4 \
8 C8 e* i1 t* K3 I+ X' ctvb now,tvbnow,bttvb  《商報》題為《嚴格執法 解決村屋僭建問題》的社評指,歸根究底,不少業主進行僭建,是因為僭建可提高丁屋價值,增加利潤。針對僭建嚴重情況,港府須從根本著手,以切斷業主利益鏈的方法,迫使業主改善。例如研究限制存在僭建問題的丁屋不能夠出租或售賣,甚至增加罰款,減少僭建誘因,促使業主盡早清拆僭建物。不過為避免嚴厲執法,導致民意強烈反彈,甚至過激行為,港府應考慮給予寬限期,讓業主有充足時間清拆僭建物,妥善解決問題。% Z8 Q. z4 h& c

# q# h$ {. U1 Y8 i: p* t# F" }6 N5 {  一批藝術家示威,表達港府活化工廈政策引致工廈租金上升,令他們在那兒的工作室經營困難。公仔箱論壇& {/ E4 f9 k3 I( i, P+ D

% m5 g6 l* ^$ Otvb now,tvbnow,bttvb  《新報》題為《西九酒肉臭 工廈凍死骨》的社評表示,香港政府提出的活化工廈政策,從來就是一個地產概念,藝術家以為可以得益於這個政策,從來只是一廂情願。工廈愈是活化,租金就愈見高升,這個是政策宣佈那天便可以預見。對於港府發展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社評指,如果藝術家付不起殘舊工廈的租金,但港府認為藝術事業可以負擔西九龍的昂貴租值,是否有點本末倒置呢?說穿了,西九龍只是一個地產項目,與香港窮困的藝術家無關。而香港的藝術家需要的是一塊廉租的土地,讓他們有一個寧靜的創作空間。5.39.217.76% b, B4 D4 y  W2 `; v

" o4 l4 h  `/ J: V1 R# u+ d  《成報》題為《支持文藝體育發展 必須拿出實質行動》的社評提到,港府並無履行推動活化工廈的初衷,港府當時承諾活化工廈是支持新興的六大產業發展,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活化工廈亦被置於六大產業之下,但事實上,當局對工廈的用途放任自流,與六大產業沒有多大關係。社評指,港府必須拿出新方案,提供稅務優惠,在支持文化藝術發展方面加大投資,大力支持藝術團體發展。
( E* G3 J! z: K/ ?; s0 Y.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9 K1 t) _( M: s3 j  E; H6 C0 X" R

$ W/ p+ y/ G4 c6 l6 t! W * k( k' k9 Q% }
【東方日報專訊】- [, [* ^5 C  S% R+ F3 y1 \
活化炒高租金 藝術無處容身tvb now,tvbnow,bttvb* ^% E' U: m) D7 o  U3 \4 ?# k
港府空談活化工廈發展文化藝術,卻無視租金飆升迫使棲身工廈的藝術工作者無處容身。藝術關注組織昨日到街頭表演,並展出一幅名為《最後一隻北極熊》的畫作,寓意活化政策適得其反,藝術工作者已瀕臨絕種。
: H; h$ [5 x" }tvb now,tvbnow,bttvb本港寸金尺土,租金昂貴,要找理想創作空間並不容易。上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工業北移,工廈大量空置,吸引畫室、樂隊、劇團、陶藝等文化團體進駐,原因是工廈間隔寬敞,租金便宜,管理方式相對靈活,加上政府放任自流,自由度高,十分合適藝術創作。十多年來,工廈文化藝術活動已開花結果,並自發孕育出各類文化主題區,如以視覺藝術為主的火炭,以獨立音樂為主的觀塘,以劇場及表演藝術為主的新蒲崗,以時裝設計為主的長沙灣。此外,大角咀、葵涌、柴灣、黃竹坑、鴨脷洲等大小工業區,都遍布藝術家的蹤迹。# N' E' `( M( @  B) u7 {8 q  P
無奈好景不長,近年樓價攀升,尤其是港府推出工廈活化政策,工廈業主紛紛申請改變用途,要麼改建住宅,要麼改建酒店旅館,致使工廈逐漸減少,發展文化藝術的空間持續萎縮,即使仍然保留的工廈也變得奇貨可居,租金水漲船高。過去一年,全港工廈的應課差餉上升百分之七,其中觀塘區更大幅上升二成,令自食其力的藝術工作者根本難以負擔,更有藝術團體被迫遷,不得不宣布結業。
0 A" {' k/ d# Otvb now,tvbnow,bttvb港府發展六大優勢產業,文化與創意是其中之一,而活化工廈釋放空間,本來可以為藝術創作提供一個較好的環境,可惜港府做事向來半桶水,既沒有提供配套措施,也沒有任何指引,結果再次好心辦壞事,受益的是業主及地產商,卻扼殺了藝術工作者的生存空間。工廈由藝術家的天堂,搖身一變為炒家的樂園,創作者的心血毀於一旦,令人擔心香港又將被打回文化沙漠的原形。
) t9 g9 _8 l3 P( ]# Ltvb now,tvbnow,bttvb在商言商,工廈申請改變用途以獲取更大的利益,無可厚非,不過,這並不表示港府可以所謂「自由市場」為由,袖手旁觀。港府轄下也有不少空置工廈,完全可以考慮以較優惠的價格租給創作者,或者如關注組織所要求,政府以稅務優惠及行政協助的方式,鼓勵良心業主成立基金會,為文化藝術工作者提供場地。令人失望的是,儘管藝術團體多次爭取,一再呼籲,卻始終石沉大海。
- J- f1 g/ T% O- U$ S0 R8 s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過去,港府對文化藝術不聞不問,放任自流,文化藝術獲得一定的發展空間;現在,港府煞有介事地關心起文化創意產業,結果事與願違,這實在是一個諷刺。香港房地產發達,文化藝術工作者卻難有容身之地,前路茫茫,難為港府雄心勃勃要將香港打造成世界級的文化殿堂,高官在公開場合亦經常附庸風雅,原來都是葉公好龍,欺世盜名。
) X+ O/ p# [) U8 P4 Z1 g7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內地藝術家缺少創作自由,隨時面對被迫失蹤的危險,而本地藝術工作者何嘗不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當本地藝術工作者淪為絕種動物,不管將來的西九文化區建得多麼富麗堂皇,終究是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