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從產房爆煲到房地產爆煲 盧峯

從產房爆煲到房地產爆煲  盧峯
: J1 ]; V- _" M# a, E! u& L& o8 B* a% A5 W# |* j4 _8 S7 ]3 b1 u- ]! d
開會前,多位特區政府官員都表示會考慮為內地孕婦來港分娩設定限額,以免逼爆本地醫院產房;開會後,不管是政府或私家醫院聯會都不再提及為內地孕婦限額問題,聯會更強調看不到有需要推出新措施限制內地孕婦來港產子。
3 j' K- e! d6 E. H# m公仔箱論壇
8 u5 c1 p9 e) \" }/ ?- \. v: P
私家醫院聯會不想提、不願提限額問題很容易理解。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是一門大生意,是推動私營醫療服務快速增長的火車頭,去年就有超過四萬七千單生意。若果決定設限,短期業務增長固然會受影響,長遠更會令孕婦或其他顧客轉到其他城市或國家的醫院,妨礙私家醫院進一步增加生意額。5.39.217.76# r% `! P/ o  x! h% ^) u; W

9 b, \: q" Q1 m2 O; \% |9 _0 w; Q+ \4 f公仔箱論壇對特區政府來說,醫療服務被視為新的支柱產業,足以維持及帶動本地經濟增長。內地孕婦正好成為醫療產業發展的助燃劑,限制她們來港,減少她們來港的數目將令整個產業的發展放慢,將會違反曾特首定下的經濟發展大計,特區政府官員自然不敢造次。此外,單單針對內地孕婦而不對其他國籍的孕婦、病人設限不但政治不正確,更可能引起內地官員、民眾反彈,損害內地與香港的長遠關係。在這樣的顧慮下,特區政府自然不再高調再談限制內地孕婦的措施了!
  l8 d$ K" Y1 i9 ~" N; n4 q0 B' B公仔箱論壇

6 F" m! ?7 X' X. r  r: [) \5.39.217.76問題是內地孕婦大量來港產子,逼爆產房只是中港加速融合的其中一個後遺症,其他副作用、其他「逼爆」的問題也在陸續浮現,不管是特區政府、商界及整體社會都不能不正視。* [3 {6 |4 e1 q$ g( r) }- A
5.39.217.764 Q7 `9 u7 y% X% D
隨着自由行的城市及省分一再擴大,隨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內地來港的錢流、人流過去幾年來都在大幅增長。這股額外的購買力無疑是香港經濟增長的動力,但也容易令部份市場、令部份行業或服務出現嚴重失衡的問題。近一兩年來大量湧港的孕婦逼爆各醫院產房固然是鮮明的例子,到香港超市藥房搶購奶粉導致奶粉荒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其他如搶購某些電子產品,搶購某些藥物或商品也令這些市場出現短缺甚至恐慌的情況。
* S3 F! {& G# m% k0 g公仔箱論壇

! C: W+ g. o6 L/ H/ O& _" K! }tvb now,tvbnow,bttvb除了購物、專業服務以外,內地居民、企業的巨額資金也令香港的房地產市場火上加油。豪宅屢創天價不少都是內地投資者、炒家的傑作;各區地舖租金升完可以再升並把幾十年老字號逼走同樣跟自由行旅客愛買名牌有關。到最近甚至連一些市中心的幾十呎套房也因為有內地客承接而租金飛升,創下驚人的呎租紀錄。要知道地產是香港的支柱企業,店舖租金是影響企業、商店經營成本的主要因素,而樓價房租則直接影響民生。內地居民及資金大量湧港已令樓價、舖租、屋租的升幅遠超本地市民的收入升幅,令市民往往望樓興嘆,令本地小商號被迫遷到偏遠角落又或是無法繼續經營。換言之,內地人流、資金正不斷令本地樓市扭曲及失衡,造就地產財團賺取巨利,所造成的困難及後遺症則由小市民承受。這不但不利於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更將會加深社會矛盾。tvb now,tvbnow,bttvb" G2 h% ~5 R+ {$ T
tvb now,tvbnow,bttvb4 B" [0 T2 J5 {6 U- U' h# v
中港經濟融合難以阻止,中國旅客、資金走出境外也難以避免。但是跟中國這個龐然大物相比,香港的胃納有限,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吸收過多的人流及資金。為了讓兩地的融合更順暢,為了減少融合過程的失衡與扭曲,特區政府實在有必要重新考慮開放、融合的速度,例如暫緩擴大自由行的範圍,例如在某些必要的服務上設限。若不作調整,融合的問題及後遺症將越來越多,隨時令內地與本地居民矛盾加深,反過來毒化兩地的長遠關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