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食肆地點] 落粥心思 熬出綿綿人情味

粥,早於漢朝已有書籍記載,比方《禮記.月令》﹕「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所說的糜就是粥的雛形。北方盛產小麥、玉米,當地人善以玉米煲粥,色澤金黃,俗稱小米粥;而南方盛產稻米,當中以廣東人最擅長煲粥,靚粥最少花上半天時間熬製,以綿滑有米香著稱,無論簡單一碗白粥,又或是魚湯底生滾粥,都能為每個朝早提供健康美味的正能量。tvb now,tvbnow,bttvb2 n: _1 i9 F6 R* K" S( T
/ a( ~9 [$ `( @' {: h( W7 K
斗零賣到6元 綿香滑不變% E+ U4 E0 U& u  ]
廣東粥千變萬化,生滾粥、八寶粥甚至東莞甜粥各有「粉絲」,然而萬變卻不離一碗綿香的白粥,清晨一碗白粥加一碟炸兩,陪伴打工仔度過不少寒暑。談到白粥、油條,不得不提位於中環士丹利街的威記粥店,附近食店、小販林立,比如老字號蛇王芬、陸羽茶室等,早於日軍侵華以前,這條橫街已被稱為「為食街」。而威記開業至今七十年,見證着老街坊盛記、陳泗記等舊式鐵皮屋大牌檔清拆後重開,可說是小街內的傳奇。老闆多年來堅持只賣粥、炸油器及蘿蔔糕,味道不變,而變的只有因成本上漲而調整的價錢,昔日白粥賣一個斗零,今日是六元。
+ G8 o1 A* d+ l$ v6 O6 ytvb now,tvbnow,bttvb+ ^7 D0 ?2 ~8 b' J# e* Q
手刨蘿蔔蒸糕 朝朝十時售罄
' o8 |8 `  A* r"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裝潢簡陋,沒有冷氣,多年來只靠風扇散熱,然而區內白領並不介意「地踎」,畢竟仍保留大型油鍋炸自家油器的粥店買少見少,對街坊和上班族而言,反而是一種風味。小店內可發掘的風味小吃不少,就例如蒸蘿蔔糕、即炸牛脷酥和南乳酥餅等懷舊佐粥小吃。傳統的蘿蔔糕分蒸及煎兩種作法,前者勝在新鮮熱辣,後者方便保存可作翻熱煎,惟蒸蘿蔔糕由刨蘿蔔絲到蒸製,皆以人手製作,不能以機器代替,生產成本高加上難以保存,只有少數老粥店仍保留手製蒸蘿蔔糕的習慣。威記的蘿蔔糕每日限量生產,老街坊準時每朝早八時許等蘿蔔糕出爐,熱辣辣入口「削身」,蘿蔔香四溢,乃佐白粥的雋品,老伙計笑言,放涼了的蘿蔔糕會「走味」,故他們的蘿蔔糕往往在十時前已售罄,只有「早起的鳥兒有靚糕吃」。
3 u' H4 ]1 n8 J+ S) s' ~,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z, B: P5 T  x& Y+ ^; G, s( X明火白粥 溝米火候皆獨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v4 P5 C8 Q0 U' P$ p. C- l
蒸蘿蔔糕、手拉米漿豬腸粉,還有九時前供應即炸油器都是坊間難尋的隱世手作美食,但談到最出色的,當然是賣了七十年的靚白粥。老闆由媽媽一代起經營粥店生意,憑着綿滑富米香的白粥,甚至連日本遊客亦拿着旅遊指南來「朝聖」。他們的白粥沒有秘方,主要材料離不開米、水及幼鹽,新米溝舊米,煲出來的粥才夠綿滑,入口富米香。至於新舊米的比例固然是不能說的秘密,而入行逾半世紀的掌櫃老師傅笑言說出來別家亦難以抄襲,因為除老字號交來的「溝米」外,火候控制亦相當重要。白粥每天凌晨四時開始以明火煲,煲粥的大鐵桶足足有成年人般高,米的分量充足煲出來的粥才夠「米味」。道理簡單然而現代粥店往往以高壓爐代替明火煲,效率高亦不怕黏底,成品卻太糊而欠米香,放久了還會出現米與水分離的「瀉水」問題,風味難與傳統明火粥相提並論 。威記的白粥每碗六元,老闆大威笑言因為舖位是自置物業,不怕業主加租,才能將媽媽一代的手作風味保存下來,每個伙計跟隨老闆逾三十年以上,經歷過暴動亦捱過了SARS,小店除了粥香還保留着一份人情味。
* t6 ~! t- L. {4 s; b2 q5.39.217.76
3 X( P; x# S, M9 U. ^4 K威記粥店
2 C  i8 L7 \6 ~! k: o3 \% v- K5.39.217.76地址﹕中環士丹利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