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中,30餘年只是一瞬。 在這一瞬中,中國銳意改革,實現經濟高速起飛,其速度之快、成果之卓著令世界矚目,甚至瞠目。tvb now,tvbnow,bttvb# w1 ?1 O) I9 J) D, |* Q
tvb now,tvbnow,bttvb0 Q) K9 s' c* y& [; a$ ^4 }
9 E6 V/ R* X* Y( n- N
然而,我們有一個軟肋,一觸即痛——那就是文化。 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很厚重,也很沉重,五四後經歷了相當長的文化反思,試圖去蕪取精,革故鼎新。 在三十年的一瞬中,先經歷了“文革”後造成的信仰崩塌,繼之以物慾帶來的拜金狂潮,厚重的文化有被切割得輕薄的危險。. c7 J, k2 r: x7 F& t8 A
tvb now,tvbnow,bttvb0 R1 n r5 v, k' v8 E+ s
a: s& I' `# L) {( utvb now,tvbnow,bttvb作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中國如何發揮文化優勢來提升軟實力?
1 t6 c0 @0 H0 D* A8 X
0 @# i7 \5 T6 [* j5.39.217.76" x) u2 T( |8 Q& d& T& A; N
溫總理顯然了然於胸:“一個國家的實力不僅表現在經濟上,而且表現在國民素質、文化發展和道德情操上。”相當清楚地表明了對“大文化”內涵的理解。
% |) k9 p0 }" [4 t/ Z7 I5.39.217.76
0 ^0 G4 M1 T& o- j1 |3 V( s& q2 \2 L5 F# P/ l# `# \- W |
他還闡述了他心目中的文化構想,“文化傳統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傳統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們一定要充分發揚祖國的文化傳統。”“同時我們也懂得,要學習和借鑒世界先進的文明。只有這樣,才能使祖國的文化得到進一步發展,也就是我常說的,只有開放包容,才能使祖國強大”。5.39.217.760 i+ o, t5 n9 u9 L
% D1 F0 v$ L( b% P% X. e% Ptvb now,tvbnow,bttvb
3 I5 \& E R* ]$ Y7 {既不妄自菲薄,更要開放包容——這兩點,點中了中國文化發展的兩個要穴。 丟失了自己的文化傳統,那是失魂;總是對世界抱有源自殖民與冷戰時期的敵意,沒有開放的心態,那是落魄。 如果失魂落魄成了流行病,枉有強勁的骨骼,走得再快,也有陷入泥沼的深憂。
8 J8 t1 F! ?% V& L# l! ], r: S k
0 ^+ K) D$ C M
A. ^1 Z( U; U( W3 Q6 e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飛快,文化需求也迅速放量,並因為社會階層利益訴求的多元,呈現多樣化和復雜化。 在文化發展上的“欠賬”,導致了國人文化渴求旺盛與文化供給貧乏的巨大反差。 不久前世博會令人吃驚的排隊長龍和推拉擁擠或許提醒我們,目前中國的文化產品供給,還遠遠不能適應國人文化需求的猛增。0 D; D L/ A: y9 U1 T# P* E4 z* `
公仔箱論壇) k0 N6 Z% c$ W0 g
% ?2 o: L, x: h- V
決策層近來頻頻在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發展戰略上謀篇佈局,正是力求滿足經濟飛速發展之後,國人日益增長的文化飢渴。5.39.217.76( d1 U. W2 ]! {
9 K" A% W; m( x8 E# q7 h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5 k5 i) F7 _, Y& q" O" ^! q
衣食足而知禮儀,禮儀之邦的中國,該補課了。 由於缺乏基本的公民意識和開放包容心態,一些國民的表現常常讓人誤讀中國的形象。
$ c8 o& ~! E# H, t4 m1 P. ~tvb now,tvbnow,bttvb# I- m7 _9 O8 \7 u
tvb now,tvbnow,bttvb# `3 Q8 }+ r' L" q5 I
當然,開放包容的文化心態,取決於製度設計與決策者的開放程度。 基於此,溫總理的表述,讓我們對大發展大繁榮的中國文化,寄予厚望。 相關報導見今日A06、A07版
) N- ~/ K: U6 S5.39.217.76. U0 Z; F( `4 G( F& T
6 v+ L! v! S* x2 B1 ^& }開放包容的文化心態,取決於製度設計與決策者的開放程度。 基於此,溫總理的表述,讓我們對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寄予厚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