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受災,卻給世人上了一課。”日本發生史上最嚴重的大地震后,網友們通過“面子書”轉貼了一則日本人如何在災難當前,從容面對的短文與圖片,那種在災難時仍能應急、團結、秩序、互助、慷慨的體現,震撼全世界。
9 \3 U% K, T+ w, w, g7 r2 @tvb now,tvbnow,bttvb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貧乏,自然災害多,在長期與自然災害抗爭中,形成極強的民族意識和危機感,這使得日本能持續保持“生于憂患”的狀態,能居安思危,未雨綢繆。5.39.217.764 s, t p* c7 o
居安思危tvb now,tvbnow,bttvb; u, d# @+ }! H+ t" s8 d
我們看到日本民眾在最短時間內到廣場避震、免費撥打電話、敬業的便利商店開門營業,甚至是商家免費派發食物和飲水。
% S0 b/ C7 E$ S( _) ltvb now,tvbnow,bttvb這正是日本政府部門和社會機構,對防災減災付出的種種努力,並把防震避險知識融入日常生活的危機意識,讓日本民眾盡可能多掌握逃生技能和防災能力,能夠從容面對災難,因為在最短時間內把訊息傳達出去,能把傷亡減至最低。
/ @ p7 `3 M0 I X5 G2 Ltvb now,tvbnow,bttvb馬來西亞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人民從小到大都被教育要懂得惜福,我國沒有天災,但在全球面臨氣候變化的威脅下,我們是否在慶幸后仍能具備居安思危意識?5.39.217.76* H) S) b" H/ X' n. j& C
政府在防範,尤其是沿海地區的基施和海嘯警報是否完善?同時,在批准高樓建築物時,是否把防震功考慮在內?' k: N9 Q) D2 ~: b1 p7 k4 ~# V
降低影響
0 R+ R( |$ o7 B9 j5.39.217.76在軟體方面,電訊公司、媒體等機構也必須在第一時間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和高密度的信息服務,例如日本地震預警系統,會利用地震縱波與橫波先后襲來的短暫時間差,發出地震速報,分秒力爭以降低地震的影響。
% i' P: E% ]0 G% ]( ~公仔箱論壇災難當前,最經不起考驗的還是人性,如何能不趁火打劫、不爭先恐后,如何拋開成見,不突破人性的底線,教育是一個必然的問題。
& t; O( q x, @2 E* W/ ptvb now,tvbnow,bttvb地震和災難,離我們那么遠,卻也這么近,防患未然,現在開始還不會太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