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老番癲 當心失智症上身 文/黃玉晴5.39.217.764 H1 w& M3 f$ T8 T! Q- p' f
過年前,張老先生要兒子去買桂花樹種在庭院,讓訪客有「貴」客盈門的吉祥意,可是年後,張老先生看到庭院多一棵樹,質問:「是誰在這裡種樹?」兒子回答是父親交代。沒想到老先生竟氣呼呼地指責兒子,自作主張還強辯,父子倆為了一棵樹,吵得不可開交;兒子氣不過,帶老父就醫,請醫師治治「老番癲」。
1 @3 o# L' { }. F) a話說過就忘、性情大變、愛罵人,在門診中,常有家屬帶著老人來就診,說老人以前的性格很好,但最近常無理取鬧,凡事看不順眼,甚至連家人的名字都叫錯,要罵女兒卻罵成媳婦,搞得全家不安寧;還有老人「嘸頭神」,明明在炒菜,跑去聽一下電話就忘了炒菜,差點「火燒厝」,甚至出了門,就忘記回家的路。
, o- v1 J5 ?/ S9 {) G7 Ptvb now,tvbnow,bttvb如果把老人的健忘、性格改變、無理取鬧都當「老番癲」,不予理會,可能錯過失智症治療先機。5.39.217.76$ L- T. J$ Y1 a" h) d, J
老人健忘,或者對新事物學習失去興趣,學了也沒有成效、性情大變等,都是失智症的先兆,但遺憾的是,多數被帶到診間的老人已進入失智的第三、四期,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 k7 t1 g7 Z1 A t4 X! z& g% r- n& W& G根據統計,65歲以上人口,約有10%罹患失智症,到85歲則激增為50%。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失智人口比率逐步增加,只是很多未被診斷出來。* e3 ?: x+ T" Y4 X8 ]
失智症成因為多發性,除了老化因素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中風等慢性病,以及抽菸、喝酒、生活壓力大,都會增加腦神經元的氧化壓力,造成失智風險增加。
8 T& |/ q7 V; ]公仔箱論壇治療失智症包括藥物及非藥物兩種,口服藥物易被患者排斥,或常忘了吃藥,目前最新藥物貼片將獲健保給付,可減少自費開銷;失智症藥物主要是增加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藉以改善失智症狀(特別是認知功能),而行為治療、運動訓練、環境調整等,也可減少精神及行為症狀、減緩生活功能退化,降低焦慮、不安的負面情緒。6 G8 ?7 b* h6 j( n) E8 G
門診常見長輩一旦退休,智力及活動力明顯退化,因此,建議退休老人要保持社交活動,最好學習新事物,不斷刺激神經元,讓腦細胞持續活化,以降低提早失智的風險。5.39.217.76) `% M+ R/ D2 j; g, @% W* {- P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