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帶來了“教改議案”,重點建議修改不合時宜的部分教育法律法規。就在上周,南科大第一批45名學生報到,師生“同吃同住”的書院式管理模式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新快報》)tvb now,tvbnow,bttvb' {9 p) d' |% R+ p% w! F
師生近在咫尺,問難答疑,切磋琢磨,這樣理想的問道場景,固然可以説是國際一流大學的書院管理模式,細察起來,也可覓見中國歷史上書院的影子。其關鍵之處就在於,師生教學相長,講學與自學相結合,教育以培養人的學問和德行為目的,而不以功利化作為唯一追求。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Y9 Y, O" F3 f& d) z+ x7 U& p
那麼,一個很自然的問題就是,簡樸、簡陋,甚至有些寒磣的南科大都能夠做到的事情,國內那些實力雄厚、一向以“一流”自詡、自居的大學何以就做不到?tvb now,tvbnow,bttvb7 q% e) j4 x, \9 x. @
教育從來都應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這既是教育的特性決定的,也應該成為教育的內在追求。無論是老北大校長蔡元培的 “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思想,還是老 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的見地,以及眼下南科大校長朱清時的師生 “同吃同住”做法,個中閃耀的,均是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
! E( w; H2 e8 |0 { M公仔箱論壇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大學教育的異化也是不爭的事實。國內很多大學更熱衷於規模的擴大,其對於大樓高度、論文數量、課題項目的熱情,遠遠高於對人的關懷。這樣,原本應該格外關注的學生自身的發展,反而被遮蔽、掩蓋,甚至忽略。
3 s3 @" Z- F# @; k1 Z5 A3 {5.39.217.76可以説,並不是這些大學做不到師生密切接觸,互動交流,而是並不願意在這樣的“細枝末節”上下工夫。非不能也,是不為也。趕超國際一流大學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卻缺乏踏踏實實的努力,其結果只能是距離真正的“人的教育”越來越遙遠。南科大的師生“同吃同住”,一方面固然是接續了傳統教育中對人的關注,另一方面,卻也照見了時下大學令人失望的虛浮、驕縱乃至淺陋。
/ S* Q+ v! P% j進一步追問,南科大以45名學生的規模能夠做到的事情,一旦學生隊伍迅速膨脹,還能夠做得到嗎?公眾當然有理由擔憂這種“同吃同住”的做法到底能夠走多遠。不過,我們似乎也應該注意到,物質條件的簡陋,並不意味著教育思想的簡單。其眼下正在推行的師生充分互動的做法,並非一時興起的權宜之計,而是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實現路徑。& O9 b, y0 l: r9 U: A
因此,只要以學生為本的思路明晰了,即便是以後學生數目增加了,學校規模擴大了,也應該是在這一思想主線之下的擴張和豐富,而不應該再走回到國內很多大學虛張聲勢的老路上去。事實上,這也是社會公眾對於朱清時及其領導下的南科大寄予厚望的原因所在。
- P' |2 [& i0 q3 T6 Q朱清時自述,南科大眼下所走的道路異常艱難,是在“背水一戰”,這樣的表述確實有些悲壯,也透露出一些無奈。然而,不如此則不可能走出一條新路,也不可能對國內大學有所觸動、有所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接續傳統、吸納國際通行做法,本身就是一塊試金石。唯願這樣的試金石能夠滿足人們的期待。(胡印斌 媒體資深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