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 S) R/ s0 M3 e' S- F" \$ w$ E
圖:曾俊華反駁「官富民窮」説法不但與事實不符,同時挑動官民之間不存在的矛盾資料圖片
7 C+ e$ u+ u. }! a6 _8 R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下星期三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他昨日在網誌中撰文表示,政府多年來恪守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的公共理財哲學,善用儲備是要居安思危。政府的收入絕不是所謂「橫徵暴斂」而來。他不同意用盡儲備,以博取掌聲;所謂「官富民窮」的説法不但與事實不符,同時挑動官民之間不存在的矛盾。 h: K7 h- e3 ?( h! N
本報記者 宋佩瑜% s) ^% H, o0 N) d. O( u
曾俊華在個人網誌中撰寫一篇題為「善用儲備」的文章,講述政府的理財原則。他承認,與大部分先進經濟體係比較,香港的財政儲備可以説是「得天獨厚」。不過,耳聞目見其他地區種種的理財災難,政府在處理公共財政時,更應引為殷鑑。
" L5 [: H$ Z9 l$ `$ |tvb now,tvbnow,bttvb政府收入非橫徵暴斂而來公仔箱論壇$ U' q! b9 q- w+ O2 u
曾俊華指出,香港奉行簡單低稅,繳薪俸稅的市民只佔工作人口四成,其中二十萬人繳的稅款,已超過薪俸稅收入的八成;不用繳交利得稅的企業,更接近九成,證明政府的收入絕不是所謂「橫徵暴斂」而來。
+ ]5 x7 h! d4 {; i5.39.217.76曾俊華強調,政府多年來審慎理財、量入為出,累積儲備其中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居安思危,避免現時一些經濟體係出現的困窘─政府負債纍纍;遇上金融風暴,不但無力提升公共支出來振興經濟,反過來因政府收入減少,需要壓縮開支,造成經濟政治的困局。
& O& w+ N9 p% X4 J0 M他表示,財政司司長的工作,是為香港市民妥善管理大家的資産,務求將大家的財富作安穩的投資,尋求理想的回報。在經濟欠佳的時候,提供適當的紓緩給有需要的市民,亦為下一代築起穩固的防火牆,讓他們安心發展香港的經濟和可以安居樂業。
# ?' v! Y3 A! M% M9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曾俊華説,官也是民的一部分,香港的收入受到經濟週期和外圍因素影響,「民富則庫房充實,市民收入穩定增長,正是我們的施政目標,我們高興都來不及,豈有追求『官富民窮』之理?」相反,在市民遇上經濟逆境時,政府會採取反週期策略,有效運用政府資源,刺激就業、改善民生。他舉例説,在過去三年期間,亦即是在金融風暴導致經濟最為波動的一段時間,政府支出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五,增長幅度是同期經濟增長的三倍半,證明政府善用儲備,與市民共渡難關的施政方針。
% V; N. O2 ~1 _. ztvb now,tvbnow,bttvb用盡儲備博掌聲不負責任5.39.217.76) k: B$ j& V* \5 j
曾俊華表示,現時香港的稅收不用上繳中央,香港已發展成為一個高度國際化的城市。有些人認為,既然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政府不妨大手用盡儲備,以博取掌聲,消弭政治壓力。萬一齣現不測,財政陷入困難,大可向中央求助。不過,他不同意這些人的建議,且認為,這是一個絕對不負責任的説法,亦是一個目光短淺的説法。 A0 v1 ~' ]" F' I( m, B$ j
香港的財政儲備在本地金融穩定、對外金融和公共財政發揮多方面的功能。曾俊華引述評級機構惠譽提到,在政府的中期預測中,以本地生産總值百分比計算的財政儲備輕微下跌,如情況持續,香港的主權評級有被下調的壓力。長遠來説,他認為,充足的財政儲備應可以應付因經濟週期回落、突發事件或社會結構轉變而帶來的財政壓力。5.39.217.763 h& f" x, x k7 _# N" n. G
曾俊華總結説,雖然現時香港經濟復蘇,但在處理公共財政時,應具有一定的危機感,隨環球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明顯,政府更須要居安思危,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