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busyfun 於 2010-12-29 02:47 PM 編輯 3 L3 n3 j( Q% y: Z$ `; R
& m C- `- U( f2 \; g8 U
在颱風天的前兆,我徘徊在細雨中,默默地期待著天空出現彩虹,
6 d" D2 @ e( G3 a3 etvb now,tvbnow,bttvb美景不過真是瞬息已消失無蹤,前後不過1分鐘的光景..
7 u) R* d! r" L' d, h8 f* d$ ?' a9 C就讓這美麗變成永恆的回憶了!
6 Y: Q) ]' U% }; S5.39.217.768 ?8 \ M3 Z4 p. b/ l
天際浮現出彩虹,是物理的特別現象,拍攝彩虹的照片一般要背向太陽光。
4 O0 h. f1 j5 U( _5.39.217.76一般說兩道彩虹,正確說法是 : 一道虹(Rainbow),一道霓(Secondary Rainbow)!!/ o2 _/ `+ [, U/ x, G6 j
下面那道是虹,上面是霓,注意兩道的顏色排列剛好相反,虹是紅上藍下,霓是藍上紅下,5.39.217.76- X) X3 J% D0 Y M, }0 \% P h
那是因為霓比虹多一次光線反射,也因為這樣霓的光度較弱,一般不容易看到......
' z9 }# Z# k5 i2 @! j. `7 \( ~7 T7 `公仔箱論壇
* U$ C8 q" @% c0 @+ H9 ~9 T A& u9 W8 H$ _! O% [
0 `& g/ R7 w% W$ X8 e公仔箱論壇
- p& W4 S6 m; [" m, l r
& ]: u# J+ n) E1 Ytvb now,tvbnow,bttvb彩虹上每一種顏色皆源自不同的水滴組合。陽光是由不同波長(簡單地說是不同顏色)的光組成的。5 ~8 A3 |, Z* Y/ r
當大氣中有水滴時,例如下雨時,太陽光線便會被水滴折射(即是改變前進方向)。藍光由於波長較短,
& p8 F2 N5 K, M7 w" M! Q, ^其被折射的幅度會比紅光等較長波長的光為大。因此藍(紅)光會位於彩虹內(外)側。 ; c/ |8 }3 [' [8 S2 t
7 s0 ], }* b% {/ Z; K公仔箱論壇當陽光經過水滴時,它會被折射、反射後再折射出來。在水滴內經過一次反射的光線,便形成我們常見的彩虹(主虹)。 tvb now,tvbnow,bttvb5 H: D, H# \8 `: _2 w( }4 I
若光線在水滴內進行了兩次反射,便會產生第二道彩虹(霓)。 公仔箱論壇) v3 ~! X x3 \% M* X( b
* k; z/ t4 c/ p; R/ I/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 [) n, h+ b# J6 A3 N, y為什麼主虹之外面總是較裏面暗?先看看圖一,太陽光線進入水滴後經過折射和反射。
" X( v' }/ T: _3 s光線1穿過中心後直接向後反射,即轉向180°。光線2的轉向角度較小、光線3的角度更小,如此類推。
% D3 t- A1 L. i. s( t+ E+ K3 e; r但這個轉向角度減小情況不會維持長久。直至某一光線(光線N),角度會反向開始增加。
) W" H: B: r! x6 E* {1 h圖一5.39.217.76; z2 J+ ] E3 ~
5.39.217.769 }' }4 @3 x0 K. S+ d% q1 r
圖一亦說明光線傾向集中在光線N附近射出,令該處最為光亮。事實上,138°是主彩虹形成的角度。
6 ` e: U: |' v3 s2 s/ c: f0 q5.39.217.76
4 Y% [* A/ Z1 J5 w5 c( ^+ itvb now,tvbnow,bttvb然而,彩虹卻是從眾多水滴走出來的光集合而成,每一種進入眼睛的顏色都從不同的水滴而來。5.39.217.76* h0 g1 X# k5 \& r1 _) k
圖二的解釋讓我們更容易明白。光線A和B從水滴中射出來的角度小於138°,
/ G8 i1 o' S& N$ f3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故此不進入眼睛,而在我們頭上或左右側掠過。另一方面,光線C和D大約從138°射出,成為彩虹的一部分。5.39.217.76+ J5 h/ s P* S( e
這便解釋到為何主虹外面較暗。
; {1 L0 W1 z# T, u公仔箱論壇圖二5.39.217.764 I* u& C2 y; P
公仔箱論壇* w8 }: h: p2 Q' o3 g4 }; F: n+ p
在主虹以內,如光線Y,角度大於138°,到達眼睛的大部份是水滴表面反射的光。這處集合從各方射來的光線,故此亦較光亮。 公仔箱論壇" O7 ^* P k" ^9 B3 s' e z0 \
5.39.217.762 j. f4 {6 v2 Q: R+ R9 |
tvb now,tvbnow,bttvb; q! _5 ?4 N7 [+ t2 |: V6 j, S
【參考: "Atmospheric Phenomena",Readings from Scientific American,W.H. Freeman and Co.,1980】
9 q$ S1 ~. [8 S g, ^公仔箱論壇撰文:蕭啟熾、孔繁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