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陳筑君/綜合報導】 公仔箱論壇+ ^$ s9 e! O' w& Y. o
4 l2 R: h- O; J* {6 l/ ?) ctvb now,tvbnow,bttvb中國國務院發布穩物價「國十六條」的「貫徹落實」期限本月卅日將屆,在調控壓力下,大陸各地紛紛頒布抑制物價政策。據監測,包括糧食收購市場、農產品批發等價格出現下降趨勢,但零售價格卻未有顯著鬆動,部分專家預估,因食品價格漲勢明顯,十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恐超過上月的四.四%、再創今年新高。
" j2 P+ R5 S* T1 Y2 D9 {4 c2 k6 q, ?" Ytvb now,tvbnow,bttvb中華糧網資訊主編焦善偉指出,受中央和地方物價調控力度不斷加大影響,東北、江蘇和安徽等地的稻穀、玉米價格開始回落,但生產、流通環節的成本仍居高不下,因此,就算糧價不漲,但農民的其他生活成本上升,對農民未來售糧和種糧的影響還是很大。
" o Z1 U# f$ q' c& Xtvb now,tvbnow,bttvb《中國證券報》則披露,雖然蔬菜批發價格下降,但不論超市還是農貿市場,蔬菜零售價格並未明顯鬆動,高端消費品價格上漲依舊顯著。另外,北京等一線城市因供應充足,使蔬菜價格能略微下跌,然像大連等二、三線城市,受供應總量減少影響,菜價上漲問題仍相當嚴重。 0 l4 k! m- Z) h6 @8 l, W1 L
值得注意的是,游資歷來對政策與市場都極為敏感,在大陸政府三令五申控制物價上漲情況下,不少囤糧商害怕風險過高,多選擇獲利了結。不過,一名王姓商人就說,「雖暫不囤貨,但手上的錢還是需要尋找去處的。」
: p" c9 V/ L+ ltvb now,tvbnow,bttvb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擔心,在當前流動性過剩情形下,大量資金可能轉向其他投資市場,導致貴金屬、收藏品、農產品價格輪番上漲。
6 F+ I5 L0 l# X0 z公仔箱論壇儘管大陸中央開出「國十六條」藥方,以穩定消費價格總水準來保障民眾基本生活,但中信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諸建芳預估,十一月CPI將衝頂達四.八%,創今年新高紀錄;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董先安也認為,十一月CPI漲幅預估為四.七%,通膨風險繼續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