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心脏急救的6个关键点(图)

    编者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心脏骤停抢救的成功率不足1%,其中抢救方法不当是最主要的原因,导致很多患者被“耽误”了治疗。掌握下面6个关键点,将有助于提高心脏骤停抢救的成功率。! k9 Y8 G& g, u& a* g0 h5 j: L
    受访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黄从新
( c' b  g+ q& G: @; ]2 J3 y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任 黄德嘉
8 `  |3 w& V) r; Z* I3 E! C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陈韵岱7 P% i) k# B: }" C; ?9 h: H; @6 |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 华 伟6 @3 D, K1 w! k! |1 {2 p' t( l
    快:10秒完成判断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A* G. u( t4 v6 ]: H2 L' c: }
    “快”在心脏抢救的整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华伟指出,有研究表明,在心脏急救上每延迟1分钟,病人的存活率就下降10%;10分钟后,病人存活的希望就很小了。因此,看到一个人晕倒,你第一反应就要去判断他是否为心跳骤停。判断的方法为:一看,看他还有没有意识;二摸,在喉结两边距离2—3厘米的地方,找到他的颈动脉,摸摸还有没有搏动(图①)。这些动作一定要在10秒钟之内完成。如果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病人又无意识,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tvb now,tvbnow,bttvb# I  A* w, x! X' W& J
    黄德嘉补充说,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意识时,还可以掐掐人中,看他有没有反应,但关键还是摸颈动脉。有些癫痫病人晕倒后也可能没有意识,但颈动脉还在搏动,说明心脏没有停止跳动。
# {! j1 q9 C* Y& j/ g5.39.217.76    “心脏急救的前6分钟,是黄金时间,因为一旦大脑缺氧超过4—6分钟,脑细胞功能呈不可逆状态。”因此,黄从新说,心脏急救一定要遵循“现场复苏”和“目击者先复苏”的原则,就是说,谁先看到病人倒下,谁就先复苏,不要互相推托、到处找人,浪费时间。陈韵岱也指出,正确的心肺复苏最好在4分钟以内就开始做,操作的速度和频率是让心脏骤停病人回生的关键,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简单的心肺复苏方法。
& v1 K5 b  U"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除了抢救速度快,转运快也非常重要。黄从新提醒,病人恢复心跳后,要尽快转运到医院。转运时要继续观察病人的反应,此时还有可能发生心跳骤停。一旦发生,要马上继续心脏按压。5.39.217.763 ?6 @- T* |, z%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g% T" b7 T& r& W+ U
硬:躺在木板或地上
# R! n9 x5 A4 c    心脏按压的地点,一定要选择硬板或地上(图②)。但如果病人是在床上或沙发上发病,黄从新认为,搬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最好是学学医院里或120急救人员的做法———把病人的头稍微抬起,快速地在后背下方插入一块硬板。这种硬板不用太大,比病人的背稍宽一点、2尺来长就行,垫在上半身下面,使按压心脏时后背有个支撑。如果床或沙发非常软,垫的时候也要注意,最好把板子搭在床沿硬一点的地方,别让它一按就陷下去。要是家里实在找不到这样的板,为了节约时间,也可以搬动,但搬动时一定要平抬,头向后仰,保持气道畅通。tvb now,tvbnow,bttvb* Q8 @$ F' Y  t; x4 \
    天气冷的时候,因为怕病人着凉,有些人会在地上铺一层被子,或者把病人放在铺着地毯的地板上,这样是否影响抢救的效果呢?华伟说,这些做法都可以,只要不在有弹簧的地方,比如席梦思床和沙发上实施就行,这是心脏按压最忌讳的。因为心跳停止之后,实施心脏复苏的目的就是通过按压胸廓来挤压心脏,让心脏向外排血,人工地恢复心脏血液循环。在软的地方按压时,身体会随着弹簧一起下陷,但胸廓并没有下陷,所以完全起不到挤压心脏的目的。
) _2 h! j; Y/ m3 U$ Q# ~3 l    顺:身体放平仰头举颌
( }( e2 z% _* e$ m! s* k6 I8 v    病人在硬地板上放好后,要保证他的身体是平的,头向后仰,下颌向上抬。可以用手扶着他的额头,帮助头后仰,同时用手指清除他嘴里一些可能阻碍呼吸的东西,比如假牙等。
  d2 d* U7 y& d% X% a5.39.217.76    陈韵岱说,一旦心跳停止或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很快会出现呼吸停止。在抢救原则上,首先就是要开放气道,之后才能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 U% H* B2 J' E1 q/ ?tvb now,tvbnow,bttvb    只有仰头举颌(图③),才能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不过这点很容易被人忽视,有人光顾着实施心脏按压了,也不管病人的身体是什么姿势;还有人一看见有人晕倒,第一个反应就是从后背扶起他来,用身子托着他的头,这时很难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身体不“顺”,呼吸道不通畅,即便心跳短暂恢复,如果氧气进不来,心脏也很难继续维持正常跳动。
& x7 n% F% a) X. t3 H  V% z7 f5 m- p  K
  直:双臂垂直 用力按压
, v: u- B% M, @# T( ?+ etvb now,tvbnow,bttvb    病人的呼吸顺畅了,这时才开始真正的按压。黄从新说,按压的时候,要左右手重叠。按压的地方在胸骨中下1/3区域,或者2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就是心脏的位置(图④)。
, M3 E5 D3 E7 |3 l7 c# a' T    抢救者的姿势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扭着、歪着,也不能骑在病人身上。陈韵岱指出,心外按压一定要记住一个字“直”———抢救者要跪在病人的右侧,脸冲着病人;双臂绷直,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保持在患者胸骨上方的正中,以髋关节为支点,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图⑤)。抢救者可以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但胳膊一定要绷住劲,才能保证力量传递到患者胸骨上。5.39.217.76" \4 V" w' A% ?( Q+ L# V
    深:胸骨下陷5厘米
/ ?: ?. M+ {* x#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按压的力度怎么掌握?华伟指出,要让胸骨下陷到一定的深度,临床上的标准是:成人胸骨下陷4—5厘米,5—13岁的孩子下陷3厘米,婴幼儿下陷2厘米———小孩的胸壁薄,太用劲会导致胸骨骨折和心包破裂。如果你记不住这么具体的数字,只要记住,不管什么对象,按压时把胸廓按下去3—5厘米就行(图⑥),小孩取下限3厘米,大人取上限5厘米,感觉到昏迷者的胸骨下陷了,才算有效。“不仅是老百姓,这点连医院里的年轻大夫也很容易忽视,按压时很快、频率很高,但没有深度,心脏受到的挤压不够,白白浪费了抢救时间。”华伟说。
- x, p- f3 ~$ L  T$ R8 dtvb now,tvbnow,bttvb    除了按压要有深度,人工呼吸时吹气也要深,一定要把这口气“送”到病人肺里。黄从新提示,做的时候要一手捏紧患者鼻子,另一只手放在下颌,向下用力,把他的嘴打开,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嘴盖严患者的嘴,别漏气,最后用力地把气吹进患者的呼吸道里。只有当这口气达到肺里,患者的胸廓才会鼓起来。
# f9 U& N, h+ y8 g1 ?# z, Q: Dtvb now,tvbnow,bttvb    “对于没有心脏急救知识的老百姓来说,人工呼吸不太好掌握,也有人在心理上比较抗拒。”黄德嘉指出,国外临床研究显示,与单做心脏按压相比,人工呼吸加心脏按压反而会降低抢救的成功率,因此,目前国外一般提倡只进行心脏按压。同时让其他人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的急救人员尽快赶来。
5 D" R% a* X0 A# G公仔箱論壇    数:每分钟100下+ v; l) L* A( i9 v, d
    “按压时,不能没有规律地乱按,”黄从新说,最好自己心里数着数,按压的频率要快,基本上每分钟80—100次。
: u8 A7 n0 j9 B1 F/ Z    此外,黄德嘉特意指出,做心外按压时注意,不仅要保证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还要判断每次按压是否有效,其标准是:每按压心脏1次,颈动脉就跳1下。如果你自己不会判断,就一直按压下去,千万不要停,观察着病人的情况,直到急救人员赶来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包括上呼吸机、心脏除颤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