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E ]+ v/ b0 T$ D: T- r( h t* O公仔箱論壇圖:嶄新的獵德大橋旁,高樓沿岸速建 呂劍攝
3 H% d" P$ Q/ E" q5 @在廣州,最貴的樓盤大都離不開水,珠江兩岸的「無敵江景」成了「香餑餑」,地產發展商對江邊地皮的爭奪使江景樓面價格飆升。為了搶佔珠江資源,甚至出現偷填違建等情況,珠江沿岸優美的曲線慘遭蠶食,成為現在不規則的幾何形線條。江面縮窄,高廈林立,廣州千年的水文化內涵已被「屏風樓」封殺。【本報記者呂劍廣州二十三日電】
b$ m6 _6 L. h/ }2 k, N F廣州電視塔對外開放的400多米處,有老廣州興高采烈地鳥瞰廣州城,突然有人發現,原來印象中浩瀚的珠江,怎麼看上去如同一條小河溝?一位老人的「驚呼」引起了廣州市民的共鳴,有市民認為,是開發商剝奪了珠江的美麗,並指出「高樓彰顯城市魅力已過時,百姓更希望得到的是城市空間和人文環境的改善。」 公仔箱論壇2 U, L# S3 @9 t$ f b6 k3 C: x
限高令形同虛設
: E" B0 }4 z. L, q3 F8 q. q) z# @5.39.217.76珠江兩岸高樓密集造成珠江窄細的視覺感之外,更有人稱開發商早期在沿岸開發樓盤時,多多少少存在偷填珠江的行為。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更猖獗的是岸上的違建,擠佔了人行道,迫使江岸延伸至江中。在去年的廣州市規委會上,時任廣州市市長張廣寧曾把責任歸結到規劃部門,批評珠江兩岸建築失控,又高又密,把美麗的珠江變成了「河溝」。
. i; v0 L' Y) Y! c* ]( G0 P其實張廣寧也不是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批評珠江的建築屏障,這幾乎成為廣州珠江規劃的一個反面教材。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趙紅紅也曾表示,如若不控制,珠江兩岸被密密麻麻的高層建築所包圍,珠江就不像一條江,而更像一條小溪了。事實上,廣州市城市規劃局早在2005年11月就編制了「珠江沿線(中心城區段)景觀總體規劃」,對珠江沿線的建築開始進行限高。當時,一線濱水區「還江於民」消息一出街,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很多市民當時也表示質疑,認為當局的限高令是否有執行力。果不其然,後來接二連三的調整規劃讓限高令成為一張廢紙,市民們看到的結果是,珠江兩岸的高樓依然快速增長。 tvb now,tvbnow,bttvb. V( S' [) h' Z: ]
越建越高為賺錢
7 G- J+ w W, c. e G" I$ F在寸土寸金珠江新城,記者在廣州珠江新城富力大廈的40多層望向珠江,只見前方密密麻麻的高樓遮擋了視線,只能隱約看到珠江的影子。在珠江新城能夠千方百計爭奪到一幅土地的開發商,都有一定的想法,大家都在挖空心思「拔高」項目,以向空中發展增加盈利。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1 d+ z6 Q# ~* V/ E3 o2 q
前面的樓房高了,後面的樓房只有更高才可以看到珠江。而能否望江勢必影響整個樓盤的定位和價格。資料顯示,繼城建珠江新城DB-C3地塊拔高56米、珠江新城L2地塊拔高108米後,珠江新城D3-4地塊合景項目跟風調整規劃,申請拔高34.9米。2008年以來,廣州市城市規劃局調整高度的樓盤層出不窮,項目「拔高遊戲」不斷上演。備受關注的獵德項目土地分為6塊來開發,塊塊都拔高,而調整變化最大的在地塊三、地塊四,原高度控規要求限高為150米,其中自編C1棟擬調整為188米,C2棟調整為178米,C3棟調整到270米。無疑,這將使獵德項目成為珠江新城的第4座摩天大樓。拔高項目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僑鑫集團位於珠江新城F1-1地塊項目報批,把辦公樓建築高度由150米調至200米。而就在珠江邊,僑鑫還有一塊江景樓盤正在開發,據該項目負責人本月初透露,該樓盤因為是「最後的江景」和超豪華裝修,售價將超過每平方米8萬元人民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