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0-11 07:49 AM 編輯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9 H; ~. ~% L# L" ?% c# b
5.39.217.76) q8 F; M3 j! w6 V% q- G/ _' |
醫生棄公投私小市民「唔病得」 魯姜
( x6 n3 i/ [) x8 I0 K. `, b5.39.217.76又有好幾位知名度甚高的公立醫院醫生宣布轉為私人執業,臨行前一再對公立醫院的服務水準及特區政府的醫療政策大肆批評。其實只要他們願意出聲,對任何與本港醫療系統有關的議題發言,對建制毫不手軟批評,傳媒都會如蟻附羶,因為這方面的專家及評論者確不易找,而人人都是隨時會受影響的持份者。
2 n2 M3 }1 N* W5.39.217.76
, Q. J& }% D7 T6 ]9 B# O; j, F公仔箱論壇醫生出走搵真銀
6 i1 l6 G! D5 o; x& `tvb now,tvbnow,bttvb醫生是技術極專門及地位極崇高的行業,過去從來沒有人敢質疑他們的判斷,尤其是求醫的病人對名醫更是必恭必敬,近年醫療事故頻頻見報、醫療有關行業的黑幕甚至成為實況戲劇及揭秘實錄的熱門題材,加上醫生以至相關行業愈來愈商業化及市場 主導,醫生才從天上打回凡間,有時甚至成為公眾與傳媒聲討的對象。公仔箱論壇; d) W7 K) e6 {. k3 V% v; g6 v
一如政府高官,公立醫院醫生過去絕少會在公眾面前互相批評攻訐,如今卻經常出現針鋒相對的局面,雖則出口出手者多是前線員工代表、受箭受靶者全是管理階層,但彼此份屬醫學院的同門師兄弟及同事,相識亦可能不下二三十年,雙方對現存的制 度問題均知得一清二楚,為何仍會不斷作對人不對事或對人兼對事的苛刻批評,上一代的醫生同事絕對不容易理解。
5 T/ Z3 I- B) ~' r) a- `5 L
9 n: ~" m/ h0 K根據這些離職者提供的資料,過去一年醫管局有二百多名醫生離職,當中三成是年資超過十年的資深醫生,反映公營醫療系統的人手嚴重流失,不少人「出走」轉為私人執業搵真銀。單是今年4至7月,醫管局七個聯網已有三十九名資深專科醫生流 失,預計全年數字將高達6%,比去年超出一半有多。' n3 B+ x. i, h( l& M
* B* A+ h7 v8 K9 ]" A5.39.217.76醫管局留不住有經驗的醫生,可會完全是醫院主管、醫管局行政人員,以至政府問責高官醫生的錯失?「出走」的醫生與傳媒都會如此立論。然而,若全是他們的錯,為何這些資深醫生過去多年一直不曾以腳投票或以口投訴,偏偏到了今天才一起出口 出腳,集體口誅腳伐,齊齊投向私人市場?
; h+ K5 L0 v4 b9 A$ D3 Q' A% D公仔箱論壇
5 `$ A) L8 q/ {8 l Q8 H5.39.217.76答案最具說服力的一環,當然是「個人利之所在」。由於病人自由行、產婦自由生,以至CEPA等原因,香港近 年私家專科醫生其門如市,生意多至應接不暇,以致亟須找人分擔工作;四叔經營的私家醫院,終在第十一年轉虧為盈,如今更財源廣進,大展鴻圖,全面拓展成為另一賺錢兼有面的新興生意及收入來源,公立醫院資深醫生把這個勢頭看在眼裏,如果仍然不心動,其個人道德標準之高及服務社會決心之大,真正值得我們由衷敬 佩。
" g B- s/ k4 l+ `5.39.217.76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I, F5 g. h* n
病人勢將任宰割: d; _) W m( _% {. e' p
事實擺在眼前,香港的醫療行業,未來只會是一片好景:除了香港的人口急劇老化,人均壽命卻愈來愈長,內地的有錢病人及產婦仍會不斷湧至,甚至已出現爭奪與剝奪香港人的資源及權利,亦令香港的優秀醫護人員供不應求,成為天之驕子,加上特 區政府明言不會進一步承擔公營醫療系統的服務及支出,改用公私營合作的方式,把公營系統的病人陸續交回私人市場,在這「四管齊下」的發展下,香港私家醫院及醫生的業務形勢大好自不待言。
% G# T4 p1 ~8 P5 i+ ftvb now,tvbnow,bttvb
- ?2 r$ f" f" Q% y& H/ f$ K! @0 R5.39.217.76留任公立醫院的醫生,除了不能與私家醫生分一杯羹,更會因工作量與日俱增但個人完全被動,以及病人權力日益高漲、傳媒壓力急劇上升等,令他們對服務市民不計回報的崇高理想不斷受到挫折,倘若再受到那些成功「走出」的舊日同僚無情指點與冷嘲熱諷,心中當更不好受。
6 K, V& Q% P2 w9 u3 @5 k5 Q#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T. v' t8 M- X; k4 U3 _tvb now,tvbnow,bttvb2002年特區政府推出「孫九招」,表面看似能成功把樓市由谷底挽回反跌轉升,但 其實已種下了今天樓價狂飆的失控局面。同樣道理,今天的醫療融資及保險方案,亦有把病人全面推向私人市場、令成本費用一發不可收拾的可能,因為醫療服務甚至比住屋有更迫切需要,使用者全無討價還價能力,如果公營醫療系統已有人滿之患,私家系統收費再貴,病人也得乖乖任其宰割,否則病情輕者或因延誤醫治而泥 足深陷,病情重者更可能因此而一病嗚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9 |" x# ?+ V M: L6 }4 p
% z( q' J! X) N0 O7 I* z( \4 c5.39.217.76先進如美國、 落後如內地,人人都擔心會「冇錢冇藥食」「冇錢冇得醫」,香港公營醫療系統一視同仁,市民大病小病均獲專業照顧,雖然偶有人為或個別失誤,又或是出現少數害群之馬,但總體而言仍是香港人普遍信賴及引以為榮的基本公共服務,倘若他日無以為繼,任由私人市場(醫療及保險聯手掛鈎)操控供應及 價格,一如今天的物業市場,屆時香港人不單「居不易」,更會是「唔病得」,生活必會愈來愈感困難。tvb now,tvbnow,bttvb( R9 p4 \; @) R% j/ D0 X% a1 {
政府撥出四幅土地作發展私家醫院,加上東涌的醫院亦會採用公私營合作方式,換言之,未來香港的醫療服務需求因硬件的大量供應而會進一步擴張,今天離職轉投私人市場的公立醫院醫生根本不愁無處落腳,甚至不須付出半分一毫即可自行創業,因為願意代墊投資費用的財團陸續有來。有此大好搵錢良機,如果仍然不為所動,其人若非行將退休,則多會是不求上進或不為五斗米折腰之輩,公營醫院系統須倚賴這兩類人員支撐大局,未來的服務水準若無公眾繼續鼓勵及政府大力支持,恐怕無以為繼。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 J2 O; G* C5 o+ J4 T( X2 L) b
0 @7 Q1 S7 H' x4 |tvb now,tvbnow,bttvb政府責任留下任
$ q8 x7 ^$ v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今天政府推出的醫療融資及全民保險建議,會否在曾蔭權特首離 任前正式推出,機會肯定不大;但負責官員已經在任內提出具體建議,責任可算完成,公眾不 能再怪責他們「拖得就拖」;他日不論任何原因若不幸拉倒,錯亦再不在政府,這是今天特區政府最應採用的施政策略,勝過諮詢拉布或暫按不表的手法,更可鼓勵公眾熱烈投入討論,甚至出現意見愈分歧愈好,因為既然公眾意見紛紜莫衷一是,留交下任特首繼續處理,自然是眾望所歸的合理出路或選擇。
~3 M) a; o( D9 U( g" H }公仔箱論壇
# E6 K0 {$ S6 v _3 \( v/ o公仔箱論壇今天的特首應逐步收斂,以免與下任特首候選人的政綱出現太大衝突,又或是讓傳媒與反對派挑撥離間。須知兩位大熱候選人都是問責班子成員,反對派正虎視眈眈,任何意見及政策分歧都會無限上綱,如果因失言或失腳,令其中一位甚至兩位被迫下馬,特區政府又如何向中央交代?
' l% ]) Y3 Q/ Z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L- A5 M. V& ^' ]- }
由醫保到環保,香港由分裂到撕裂,社會對相關議題的紛爭無日無之,特區政府大可以「不是我拖,是你拖」「不是我錯,是你錯」為理由,反駁及反證這兩年的施政為何必會一事無成,但非主事官員有力無心或有心無力,而且超級區議員的出現,令立法會辯論變成更不可測及更難通過,對特區政府其實可能是更中下懷。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 t% c0 |, W5 j& W x
tvb now,tvbnow,bttvb8 ]1 L: R$ C5 F: c
香港的私營醫療市場愈發達,公營市場必會愈萎縮,因為由醫生到護士均有人才不足的危機,亦不可向外招聘,只能此消彼長,所以公立醫院醫生轉投私人市場的新聞只會無日無之,直至私人市場飽和為止。但今天私人保險市場蓄勢待發,已變成吸納 人才的黑洞,政府及醫管局日後加薪也未必能留住人才,病人輪候的時間愈來愈長至無法忍受地步,屆時方才增加培訓名額,遠水又豈能救近火?
9 s( o. n$ l0 ]% B1 M1 O8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a) x2 q6 k
地產市場供應不足的慘痛經驗,今天造成民怨民憤,需時不足十年,醫療服務倘若重蹈覆轍,對市民的影響將更快暴露,「住」「醫」兩大主柱同時失守,香港的管治及政府民望會更令人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