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10-4 07:17 AM 編輯 8 B7 U) d0 J, ]5 x$ p6 z4 l# U
公仔箱論壇, i9 a( g1 n4 ^7 G+ i/ f5 o
扶貧應起錨 莫為申亞費心機 蘋論
' y/ f6 P& V: N2 u6 c
# k6 o3 T2 U. @7 Y公仔箱論壇特區政府近期諮詢民意的兩個焦點,一是特首曾蔭權將於下周發表的施政報告,二是應否申辦 2023年亞運。前者備受關注的是曾蔭權在扶助貧困問題上能否起錨,後者備受批評的是為甚麼要分薄投放於社會民生的資源去搞一個面子工程。由於施政報告幾年來對扶貧問題的關注時冷時熱,加上民政事務局重申亞、輕扶貧,不能不令人質疑:港府未能遏止貧富懸殊持續擴大,究竟是有心無力,還是有口無心?
: M( g/ j( r" c% B.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E) G& y9 d# @) ?4 I8 y% K" q曾蔭權出任特首後, 2005年在其首份施政報告中還有專門的「扶助貧困」章節,承諾進一步紓貧解困, 2006年施政報告只提出「貧富差距日漸擴大,社會流動呆滯」問題,但未有具體措施。 2007年他再度承諾「致力促進社會流動,改善貧窮問題」,並提出利用社會企業在社區創造就業機會,至2008年強調鼓勵地區組織和非政府機構接觸未受惠於政府紓困措施的貧困人士,但去年的施政報告對扶貧問題只是輕描淡寫:「要解決就業及貧窮問題,仍要依靠經濟增長,共同創富。」
* p7 v6 i! g8 B! T* ~5.39.217.76公仔箱論壇9 Y+ g; l. e! _) S
在往年的施政報告中,曾蔭權反覆強調扶貧政策的基調是助人自助,反對「維持以福利為主的紓困措施」。這一說法雖然有回應外界批評政府孤寒之意,但應該說,輿論多不支持政府以一次性派糖作為扶貧政策的主調,反而支持政府透過發展社會企業創造就業機會。繼 2007年提及社企作用後,曾蔭權去年再次強調發展社企對弱勢社群的助益,並決定成立社會企業諮詢委員會。
6 c, n# i! ^5 A3 r: d9 l5.39.217.76
* C* u; \! u/ o- u! a從政府決策局的分工來看,勞工及福利局無疑在扶貧政策的研擬、制訂上負有重責,但社會企業諮詢委員會則是隸屬於民政事務局。問題是,這個委員會自今年初成立後,民政事務局迄今只召集過兩次會議,而且主要是就職權、議題交換意見,並未向政府提交任何建議。反而,在申辦 2003年亞運的諮詢文件公佈後,一聽到社會各界的反對聲浪,民政事務局立即宣佈延長諮詢期。雖然高官一再辯解,投資申亞與扶貧互不排斥、不是零和遊戲。但兩相比較,民政事務局對發展社會企業及申辦亞運態度的冷暖不言自明,港府對扶貧及舉辦面子工程的積極性之差異不言自明。政府一邊大唱扶貧要助人自助,另一邊又令助人自助的諮詢機構投閒置散,未能提出任何實質性的措施,難道今年扶貧政策的起錨,到頭來又是派糖騷而已?tvb now,tvbnow,bttvb: o H, |' P9 F* `: K/ z/ Q
7 l9 g5 b! n/ w Y2 [4 p- f& c公仔箱論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本港今年上半年約有 126萬人處於低收入水平,屬於貧窮人士,佔整體人口約 18%,為歷年最高。這是本港貧富兩極分化持續擴大的又一個佐證,也是對政府再次敲響警鐘:莫再沉醉於追求華而不實的面子工程,而要解決火燒眉毛的貧困問題!無論是重設政府高層次的扶貧委員會,還是增設集合政府、商界、學界、民間力量的扶貧諮詢機構,無論是出台扶持社會企業的稅務優惠等政策,還是為弱勢社群及貧困人士提供可靠及持續的安全網,都已是刻不容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