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擬引兩新抗生素對抗惡菌


7 w: H& Q: r# M) H1 N5 K6 d! [" _圖:抗藥性細菌專家小組建議推出四式對抗惡菌,包括引入兩種新抗生素專門對付多重抗藥性惡菌 公仔箱論壇. v. C( ^1 C% U! \1 _" R
抗藥性惡菌肆虐本港,迫使衛生署設最後防線!衛生防護中心抗藥性細菌專家小組昨召開首次會議,建議推出四式對抗惡菌,包括引入兩種新抗生素專門對付多重抗藥性惡菌,並在醫院及老人院舍實施新環境消毒方法,且由衛生署集中化驗超級惡菌,以了解惡菌傳播速度,另提高公眾對抗藥性細菌的警覺性。本報記者 曾愷欣
" R. a! b( z1 M公仔箱論壇十大抗藥性惡菌肆虐本港,衛生防護中心抗藥性細菌專家小組昨召開首次會議後,提出四大建議,包括引入多黏菌素(Colistin)和磷黴素(Fosfomycin)兩種新抗生素針劑,專門對付現時最嚴重的多重抗藥性惡菌。小組主席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新抗生素未曾在本港使用,但在外國已使用三十年,「專門針對最厲害的惡菌,在現時來說是最後的防線」。
, `& G$ h5 V& h8 O% X  D7 i/ d公仔箱論壇對高危病人副作用大
: a$ I4 ~  F5 Z, ]+ ?5.39.217.76由於新抗生素是最後防線,專家小組會制訂詳細使用指引,供醫護人員參考。何栢良表示,為減低抗藥性問題,專家小組會就新抗生素特別制訂指引,醫護人員只在特定情況下,包括病人是否無藥可醫,又或常規的抗生素不見效,才會處方新抗生素。不過,新抗生素並非靈丹妙藥,對某些高危病人會產生副作用。何栢良說,糖尿病、腎臟或肝臟衰竭病人等,使用新抗生素或會損害其腎功能及中樞神經,故專家小組建議醫護人員處方時,需小心評估病情,以及與病人商量。
3 f- Z/ B+ g7 g; W" _新法消毒醫院安老院 5.39.217.76, ~7 H; `7 e* E6 j" I
除引入新抗生素外,專家小組亦建議在醫院及老人院舍實施新環境消毒方法。何栢良形容現時醫院的惡菌問題「未至於無藥可救,但情況令人擔心」,並指安老院舍的惡菌有上升趨勢,「需下一點功夫」。他說,安老院舍環境非常擠迫,經常出入醫院的長者或需插喉的長者屬高危人士,日後需仔細研究,並符合實際環境,訂定院舍感染控制計劃。 tvb now,tvbnow,bttvb* [) f; ~5 s7 _1 M% X; q
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醫生坦言,短期內未必可達至零感染,將在公立醫院引入新感染控制措施,如病人需使用特定儀器,不會與其他病人共用,以及做好消毒工作,以防止抗藥性惡菌擴散。他說,「以往一些自願性通報的惡菌,在呈報上醫院可能有各自各做」,醫管局與衛生防護中心就呈報機制達成共識,現時不再存在數據不齊全問題。 tvb now,tvbnow,bttvb  B# b3 M4 v; `( u& K% J
建議由政府集中化驗
  s6 w; P/ m; g5 v專家小組認為監察惡菌不應再分公營或私營醫療機構,建議日後由政府化驗所處理。何栢良說,針對新興惡菌,包括早前在港出現一宗「末日惡菌NDM-1」,日後可由政府化驗所作仔細分析,相信可更有效監測任何可能出現的爆發,以及細菌在社區的傳播速度。專家小組建議就抗藥性惡菌定義不清問題,在藥理、治療、實驗室的化驗結果等引入新指標,供醫護人員參考,作全方位監控。 5.39.217.76! P, O/ x6 U. T) `" D
本港十大惡菌包括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MRSA)、社區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CA-MRSA)、萬古霉素中介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VISA)、萬古霉素耐藥腸道球菌(VRE)、帶有「NDM-1」基因的細菌、「IMP-4」、「KPCs(Klebsiella pneumoniaecarbapenemases)」、耐多藥綠膿假單胞菌(MRPA)及耐多藥鮑氏不動桿菌(MRAB)、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耐多藥結核病(MDR-TB)、廣泛耐藥結核病(XDR-T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