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媒體近日刊登了一組照片,展示了墨西哥灣海底世界的一個複雜食物鏈。令人感到吃驚的是,以海床滲出的石油和天然氣為食的微生物成為這個複雜食物鏈的第一環。
1.冷泉生物群落

冷泉生物群落
墨西哥灣海下三分之一英里(約合536米)的一個冷泉生物群落。處在前景好似墊子的橙色物體是一個微生物“殖民地”,靠海床滲出的石油和天然氣填飽肚子。微生物開始了一個複雜的食物鏈,最終形成一個黑暗生態系統。處在背景的是管狀蠕蟲,身長可達到8英尺(約合2.4米),能夠生存數百年。出現在蠕蟲附近的是蝸牛和蛤蜊殼,看上去好像已經空了。
2.管狀蠕蟲

管狀蠕蟲
一群管狀蠕蟲,在墨西哥灣海下超過1英里(約合1.6公里)處拍攝。一些盲蝦在蠕蟲中間覓食。
3.管狀蠕蟲物種特寫

管狀蠕蟲物種特寫
一種新的管狀蠕蟲物種特寫照片。蠕蟲身體充當了以硫化氫——一種對陸地動物具有很高毒性的化合物,發出臭雞蛋氣味——為食的微生物的棲息地,微生物同時也會為蠕蟲提供能量。蠕蟲頂部的藍變由一種染料所致。科學家利用這種染料對蠕蟲生長進行測量。照片在海下近1英里(約合1.6公里)的一個冷泉區拍攝。
4.管狀蠕蟲周圍的樹枝狀珊瑚

管狀蠕蟲周圍的樹枝狀珊瑚
在海下三分之一英里處的一個冷泉上方,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年老的管狀蠕蟲是這個生物群落(中部)的成員,處在它們周圍的是樹枝狀珊瑚、一隻螃蟹以及粗大臂狀物好似蠕蟲的海蛇尾。成員的多樣性說明這個黑暗生態系統處在發展後期。以海床滲出的石油和天然氣為食的微生物成為長食物鏈的第一環。此外,微生物還會在通常情況下膠粘的海床上形成一個殼。這個硬殼為所有生物提供附著點。
5.墨西哥灣海面的油紋

墨西哥灣海面的油紋
海床滲出的石油和天然氣如果不被海底生物吃掉,便會上升至海洋表面。這幅照片由穿梭機上的宇航員拍攝,展示了墨西哥灣海面的油紋。在墨西哥灣洋流的影響下,所有油紋都轉向相同的方向。
6.樹枝狀珊瑚

樹枝狀珊瑚
生活在一個冷泉上方長著分支骨架的珊瑚。這些珊瑚以漂浮在深海流中的顆粒為食。海蛇尾也靠顆粒填飽肚子,它們爬到樹枝狀的珊瑚上,幫助自己獲取顆粒食物。
7.聚集的深海蚌

聚集的深海蚌
深海蚌在一個冷泉上方聚集。
8.黑珊瑚

黑珊瑚
一個冷泉生物群落中的黑珊瑚,在海下近1英里處拍攝。
9.群居刺胞動物

群居刺胞動物
一種群居刺胞動物。這種動物長有刺胞,是海葵、珊瑚和水母的近親。這幅刺胞動物“集體照”在海下近1英里(約合1.6公里)處的一個冷泉附近拍攝。
10.海葵

海葵
一隻海葵,在海下近1英里處的一個冷泉附近拍攝。
11.軟珊瑚中游動的蝦

軟珊瑚中游動的蝦
一隻與眾不同的蝦在軟珊瑚中間游動。照片在海下1英里(約合1.6公里)處的一個冷泉區拍攝。
12.冷泉區的硬珊瑚

冷泉區的硬珊瑚
生活在一個冷泉區的硬珊瑚,上面有幾隻扁蝦活動。這種珊瑚能夠形成珊瑚礁。
13.冷泉蚌群落

冷泉蚌群落
科學家發現這種蚌的腮內含有兩種微生物,負責為蚌提供能量。小海葵和小蝦將蚌殼作為它們的領地。照片在海下1.4英里(約合2.2公里)處的一個冷泉區拍攝。
14.海底潛行的心形海膽

心形海膽
一隻心形海膽在海下1.4英里(約合2.2公里)的沉積物中行進。科學家發現這種動物經常呆在富含滲漏石油的沉積物內。
15.紫海參

紫海參
科學家發現這種動物大量生活在海灣水下超過半英里(約合804米)的冷泉周圍。照片在海下1.4英里處拍攝。
16.橙色海葵

橙色海葵
一種很多人並不熟悉的橙色海葵,生活在沉積物中。沉積物顏色發黑,應該由冷泉滲漏的石油所致。照片在海下1.4英里(約合2.2公里)處拍攝。
17.和諧相處

和諧相處
一隻扁蝦以及一些小海葵棲息在空殼內以及碎裂的碳酸鹽岩上。空殼和碳酸鹽岩位於海下1.7英里(約合2.73公里)處的一個冷泉區。值得一提的是,1.7英里是科學家在探索墨西哥灣黑暗生態系統時嘗試的最深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