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光明頂聲音.2019-08-02公務員罷工分析

 ,  描述: 【節目主持】:陶傑 | 鮑偉聰
本帖最後由 czz0621 於 2019-8-3 08:37 AM 編輯

【節目名稱】:光明頂聲音.2019-08-02公務員罷工分析
【節目頻道】:雷霆881
【節目主持】:陶傑 | 鮑偉聰 | 馮智政
【節目內容】:
公務員罷工分析
【節目時間】:23:00 - 00:00
【檔案名稱】:
光明頂聲音.2019-08-02
皮皮網盤】:https://u13572400.pipipan.com/fs/13572400-391222425以武抗暴,合理何在?


催淚彈、橡膠子彈,到上週六足以打穿鋼板的所謂「海綿彈」,警察的鎮壓力度不斷升級,亦不時違反使用指引,例如將足以致命的武器直接朝示威者頭部射擊等。同時,警方譴責示威者暴力行為愈演愈烈,證據是搜獲的弓、丫叉和竹支等「武器」。

無可否認,部分示威者對抗警察鎮壓期間,反應較過去更為強烈,但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心理學院博士生 Patricio Saavedra Morales 月初發表的文章指出,即使非示威活動參與者,眼見當局愈加阻止示威、打壓民意,亦會轉而支持示威者採用武力手段對抗。由此帶出一個問題:暴力的政治抗議行動是否合理?

Morales 剛於 7 月中出席國際政治心理學會(ISPP)年度會議時便指,據抗議及社會運動的研究發現,人們最初只支持和平抗議活動的態度,會隨示威者所面臨的政治環境改變。當抗議權利遭受國家鎮壓威脅時,以拒絕暴力抗議手段為基本原則的人,會轉而把捍衛「言論自由」與「自衛」,作為支持暴力抗爭的理由。因此,抗爭者與公眾輿論可能會同意考慮使用一些暴力手段,作為合法的自衛,以對抗警方對抗議者所作的種種違法行為。

中國國務院新聞發言人回答記者問題時強調:「即使人們自以為目標多麼崇高…… 但暴力就是暴力。」然而,在社會政治運動中,暴力只有一個本質嗎?英國伯明翰大學政治理論教授 Christopher J. Finlay,早在 2017 年的文章便反對這種說法。

Finlay 首先強調,在一般的示威活動鼓吹暴力,在道德上絕不合理,亦犯下嚴重策略錯誤。因為示威者與政府之間的角力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公眾輿論。假如示威者被指開啟戰端,政府及其支持者反而會得到支持,更可能令安全部隊以更嚴厲方式打壓示威合理化。

不過,Finlay 指,起碼在美國開國元勳們堅信的自由、共和及民主主義思想當中,任何情況均不容暴力的說法,未必如是。因為現代民主思想一直認為,個人有權抵抗暴政政府及政治不公,而要擊敗巨大的社會弊端,有時或要訴諸武力。當然,使用暴力背後有著極高的道德規範限制:就反對不公的抗爭者而言,主動煽動暴力可能不合理,但如果暴力乃由政權捍衛者主動採取,而抗爭者以暴力作抵抗,則屬另一回事。


18 世紀的美國革命者,便從英國哲學家洛克在 1689 年出版的「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理解人民有權抵制暴政及不公義。洛克認為,一旦統治者逾越憲法權威所限,即使人民訴諸武裝起義,原則上亦為合理。傑佛遜起草「美國獨立宣言」時,更將洛克的政治觀點視為「不言而喻」的真理。


Morales 亦據去年一份香港大學學者撰寫的報告指,激發人們參與 2014 年雨傘運動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正在於當時警察向人群發射催淚彈。不過,即使以武抗暴有政治合理性,敵視抗爭者的人必將這些行為渲染成違反道德、法律、無可辯解的錯誤。「暴力就是暴力」這類將示威者主動採取暴力,與以武抗暴混為一談的言論便是一例。


至於何以今天示威者採取的行動,程度明顯比 2014 年激烈,所遭受的批判卻較過去為少,甚至昔日的「割蓆」者,今天亦強調「絕不割蓆」?Morales 解釋,對不同抗爭行為的認同,會隨過程發生改變,以前大眾不接受、禁止的行動,在不同時候,可能會得到其認可。


特區政府警方,動用外國勢力,起用了一兩名英國白人指揮官,在示威前線主管武力鎮壓。


也就是說,特區警方不太信任黃面孔的本地警官對示威衝突決定如何施放催淚彈、應該何時開槍的判斷能力,將這個判斷權,交給了英國人。


這種手法,是模仿前宗主國,動用種族主義這張很敏感的牌。以為香港年輕人「親英戀殖」,於是用英國白人警官來對付,讓你們以為,這些胡椒噴霧和塑膠子彈,都來自英女王的白金漢宮,於是個個身軀發軟,含笑飲彈。


豈知算不如天算,「年輕人」們平時喜歡Harry Potter和彭定康,偏偏在這一part,平時殘餘的國民身份卻激活了起來,對着洋人破口大罵,並用網絡找到該帝國主義者的祖家,向英國傳媒報告。令善良的英國平民,覺得是英國的國恥,聲討自家劊子手。


偉大的董伯伯不是說英國撤出留下地雷嗎?明明放五個催淚彈就夠,英國警官若故意給你林鄭來個高級黑,下令每隔 20 秒放一個,就是要你中國人打中國人,製造一場內戰,一個縮水西太后,能應付得來?
網上流傳一段香港少年冰球代表隊到中國河北出賽時,疑因大幅領先對手而被中國深圳崑崙鴻星代表隊毆打的影片。有人解釋,冰球運動其實有著不成文規定,默許球員之間的「#冰球鬥毆」(Fighting in ice hockey)行為。儘管如此,「冰球鬥毆」背後亦有著一套規範,要求參與者一致同意開打、安全得到一定保障的情況下,方可鬥毆。真正的冰球鬥毆,絕非想打就打的「爛仔交」。


「很介意別人怎樣看你」,此一做人的信條,很容易混淆成「面子」的追求,與「榮譽」的執着。面子絕不等同尊嚴榮譽,但一個人有了尊嚴和榮譽,當然也包括面子。這一點,中國人不論有幾高學歷,似乎沒有幾多人明白。


中國泳手孫楊,多次被國際體育組織驗出服用禁藥。各國對手,在踏上獎台時拒絕與這位中國泳手合照。但孫楊大怒,認為國際游泳組織的禁藥標準,是帝國主義阻礙中國人民崛起的手段;他對一名不肯跟他站在一起的英國泳手大吼:「你輸了。」(You are a loser)


孫楊的心理殘障,是中國人過份追求面子之引發。在這位中華兒女極品的眼中,取得金牌,站在獎台最高處,讓五星旗升起,即是民族面子的全部。但在中國以外的世界,卻不看面子,只問由誠信而憑真本事得的榮譽。這個過程中的品格,一定要遵守,否則寧可輸掉。


贏了是榮譽,輸了則是尊嚴。此一哲學命題,西方很重視,日本人則非常看重,而且從小鼓勵國民,這是比金錢和學歷更重要的事,你要介意別人怎樣看你,就要做得到。


唯越來越多中國人近來漸發現,人類對着中國人,由泰國芭堤雅酒店開始,一帶一路的眉開眼笑,只是對着那張臉孔上五官變成的$$$。但偶爾如孫楊者,胡鬧如故,皆是還不明白。


abbr_87e26ea08146afc8d140d1ddac0f9a30.jpg (177.72 KB)

abbr_87e26ea08146afc8d140d1ddac0f9a30.jpg

          Many      thanks      !               
暴力就是暴力,冇必要再解释
thanks.
thanks
cannot download
thanks for sharing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