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世界各國領導人未能履行其承諾,在2010年以前減少全球生物多樣性下降的速度,反而眼睜睜看著生物多樣性下降。一項首次針對2002年生物多樣性公約進行的評估中發現,當初所訂的目標並沒有達成。
根據該評估報告,自1970年以來,人類活動已經使全世界三成的動物族群減少,紅樹林與海草的面積減少了兩成,活體珊瑚的覆蓋率則下降了四成。
「我們的分析顯示,各國政府沒有能達成他們在2002年時所作的承諾:生物多樣性如過去一樣快速下降,我們在減少物種、棲地與生態系統的壓力上取得一些進展,」報告的第一作者布查特博士(Stuart Butchart)說,他隸屬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保育監測中心與國際鳥盟。
這份4月29日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報告,比較了30多個以不同面向評估生物多樣性的指標,像是物種族群的改變、滅絕的風險、棲地範圍以及群聚的組成等。
研究發現,生物多樣性下降的速率沒有顯著減少,面臨的壓力反而繼續增加。
「我們的數據顯示,生物多樣性下降的情況不會在2010年停止,但在2010年我們必須對這個問題更加重視,並付出更多力量來關注我們所居住星球上所剩下的物種,」布查特博士說。
這個研究中所使用的指標,是由2010年生物多樣性夥伴(Biodiversity Indicators Partnership)所共同合作發展整合而成的,其中包含了超過40個國際組織與機構。
福斯特(Matt Foster)是國際保育聯盟(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保育成果主任,他說:「生物多樣性急劇的下降影響我們每一個人,最主要的項目是那些原本就十分脆弱,並且倚靠大自然所提供的水、食物與藥品。世界各國領導人2010年10月在日本聚會時,必須更有決心地遏止生物多樣性下降,人類的生存必須仰賴它。」
「聯合國千囍年發展目標(UN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認定生物多樣性對人類福祉的永續性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而這些損失顯然是非永續性的,」聯合國環境署(UNEP)首席科學家阿爾卡莫教授(Joseph Alcamo)說。
這項研究結果將會收錄在第三版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中,這是生物多樣性公約最重要的出版品,將會在5月10日於奈羅比(Nairobi)發表,屆時世界各國政府的代表會聚集討論2010年的目標以及如何解決生物多樣性危機。
布查德博士說:「雖然各國已經為減緩生物多樣性的下降施行了一些重大政策,但這些還是嚴重不足,生物多樣性所面臨的壓力與人類反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該研究指出,一些地區或國家成功的解決了生物多樣性下降的問題,例如巴西的茹魯埃納國家公園(Juruena National Park)劃定了2萬平方公里的保護區、復育特定的物種如歐洲野牛,避免了像是紐西蘭高蹺鴴的滅絕。
「很多回應已經走在正確的方向上,相關政策有了明確的目標、施行方針與資金,」生物多樣性公約執行秘書朱格拉夫(Ahmed Djoghlaf)說。
「最重要的是,」他說,「生物多樣性的問題,必須綜合所有地區政府和企業,將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價值充分核算,以做出決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出問題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