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探討香港精神 毋忘與時並進

電影《歲月神偷》講香港的艱苦年代,導演在柏林影展得獎後,談到香港精神。近日,又有一班工商界第二代發起選舉「香港精神大使」的活動,一時間,社會對香港人精神面貌,顯得相當關注。
+ y! _6 N# u  H2 p$ \" M8 u公仔箱論壇甚麼是香港精神呢?答案人言人殊,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內涵。在黑白粵語片的年代,代表人物或許是華南影帝吳楚帆飾演的基層市民,和他口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金句。; t$ j; R! o8 n
那個時候的香港,主要是由大陸難民組成新移民社會,除了少數上海資本家,勞苦市民是大多數,他們在山邊搭建寮屋,社會沒有保障制度,打工仔手停口停,要渡過難關,就要靠互相照應、義氣當頭的社區關係,這種人際網絡發揮了守望相助的功能,擔當了推動社會團結向前的特色。tvb now,tvbnow,bttvb7 p9 l- ^1 [: `& x
自強不息歷久常新tvb now,tvbnow,bttvb9 l/ K% o- P  M9 a+ c* a( B* _5 V' I
經歷五、六十年代的赤貧生活,踏入七十年代,香港精神會是甚麼呢?有人會認為,這是處境劇《獅子山下》的一代,這一代的香港人胼手胝足,為前途掙扎向上。當時社會有了最基本的福利,住在徙置區的星羅市民,父母一輩多靠勞力賺錢,下一代有機會接受免費教育,開始有了知識,產生了向上流動的能力,是個自強不息的年代。在現今四、五十歲市民的回憶中,這是奮發向上、處處機會的黃金歲月。tvb now,tvbnow,bttvb& c/ M5 j( d: \/ ^$ N3 F' G1 [" ~: U
踏入八十年代,香港經濟有了基礎,同時亦進入了變幻難測的年代。八十年代最經典的場面,是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北京對着電視鏡頭摔了一跤的畫面。面對回歸的驚惶失措,股樓大跌,大量對前途沒有信心的港人移民外國;但同時中國大陸開放改革,引發香港經濟急促發展,更有大量抱着創業雄心的廠家北上投資,令到整個八十年代成為遷移不定、同時充滿機遇的日子。事後回望,香港仍然是個福地,香港精神是「誰有信心誰就贏」。公仔箱論壇" O$ J  p: X2 Y" i4 |9 `! d' n5 D. @
今日的香港精神是甚麼呢?所謂當局者迷,要把眼前香港的精神面貌作出歸納總結並不容易。和過去以至世界其他地方相比,有人認為現在是富裕的年代,如果說以前香港是着重創富的精神,現在應該是多了對財富和社會資源分配的關注。
( h" }: i2 a" f6 l8 |8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寮屋、徙置區夜不閉戶的年代,香港精神是守望相助;在今日公私營屋苑成為主流居住模式,每家每戶都有大門鐵閘,樓下大堂有電閘對講機的居住環境,香港精神已變成注重個人權益的維護和保障。公仔箱論壇' [8 ]5 E0 n) K1 Q
去蕪存菁 迎新挑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E2 u  b. `
在五、六十年代,殖民地官員高高在上,香港社會過的是充滿人治、貪污猖獗、四大華探長雄霸黑白兩道的日子;今時今日,香港社會已蛻變成講求法治、廉政,追求公平、公開、公正。
7 a+ v3 D, o5 j6 o港人為甚麼會關注起社會的精神面貌呢?部分原因是香港面臨社會和政治的變革,大家意識到隨着制度的改變,會對人的生活產生影響,故此期望找尋值得保留和珍惜的社會價值;與此同時,香港目前雖然非常富裕,但面臨鄰近地區的競爭,大家擔心新一代無法應付日益嚴峻的挑戰,期望可以昇華過往奮起的經驗,鞏固香港賴以成功的鬥志。" I! ], i( T+ w6 N$ x
在電影《歲月神偷》裏宣揚的逆境自強精神,成為近日社會話題。一個地方的精神面貌,都是隨着人民生活變化的有機體,香港是瞬息萬變的社會,人們的想法難免因時而動,與時並進,有時還需要探討和辯論;譬如對孩子的體罰,在六、七十年代被視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今日則不容許,但亦有人堅持認為應適當保留體罰。至於不同時代的香港精神,都有本身的優點和缺點,探討香港精神,不在於否定現狀,而在於去蕪存菁,吸納新元素,令香港煥發出新的姿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