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美洲] 美國「一、二十後」老人政治

【咫尺地球】當奧巴成為美國總統,我們常以為美國人喜歡選出年輕力壯的新世代,其實這是誤會。在美國政壇,老人政治才是常態,因為這是國家穩定的力量,這卻是我們閱讀美國政局時經常忽略的。
9 q- r6 u5 P5 W( Dtvb now,tvbnow,bttvb
7 u  Q" q+ k. ]9 Q3 J目前美國參議院的最資深議員是來自西弗吉尼亞州的Robert Byrd,他生於一次大戰時的1917年,今年高齡92歲,已連任九屆,超過半世紀。月前極具爭議的醫療改革草案在國會表決時,他就是在療養中也不得不趕出來投票,因為那是最關鍵的一票。數年前,還有一名參議員比他年老,那是來自南卡羅萊納州的Strom Thurmond,他2003年從國會退休時高齡100。Robert Byrd表示有意在2012年競選連任,聲稱永不退休。假如他成功連任,又能做滿任期,那時他將會是101歲的老人,將打破一切紀錄。" j: i% N# A+ a1 u, c# Q* W
tvb now,tvbnow,bttvb/ i$ Q* d8 l) d
長者議員比例比政協高公仔箱論壇8 E1 K( m2 L, w8 E
5.39.217.76) \3 c* L+ R& I
上述案例並非特例,而是美國政壇的常態。在參議院,年過70、80的議員十分普遍,長者比例遠比今天的中國人大政協高;美國人雖然有時在選舉喊出「chang
+ c) [9 e' t5 {1 ~8 Ne」的口號,對此傳統卻十分接受。究其根本,首先源自美國的分權原則﹕當總統任期在杜魯門任內定下以8年為上限,眾議員則要每兩年競選一次,他們的延續性都有限,於是維持政壇穩定的責任,就落在6年才選舉一次的參議員身上。至於延續性的需要,則源自對法案的要求,因為一條法案的通過,往往需時極長,需要一些長期在位的議員監督整個過程。根據美國憲法設計,資深議員的存在,可以避免國會輕率通過一些只顧及即時選民口味的法案,在改變和穩定之間得到平衡。
% C  ^- P5 s7 Y  T4 b5.39.217.76
3 M; y( G: u/ T公仔箱論壇而上述憲法設計在實質政治運作中又衍生了不少潛規則,進一步加強了現任議員的優勢。以Robert Byrd為例,他固然在本州十分受歡迎,才得以以無敵姿態連任半世紀,一生未嘗敗績,但選民願意選一名逾90歲老人擔任這麼重要的位置,畢竟有違一般人心目中的理性——試想在今日中國,90歲老人就是再德高望重,要當選人大也面對極大反彈;假如司徒華
! ?) B/ R' W; l0 C要在香港立法會連任至90歲,無論身體狀是否許可,也會受到黨內外壓力# {+ B/ s6 x8 W/ T, M
。但在美國參議院,真正權力除了在投票那一刻,更在於能否掌控具戰略價值的委員會;而這些委員會除了在所屬範圍極具影響力,也是議員籌款能力的最重要憑藉。假如可以成為撥款委員會、司法委員會、財政委員會、外交事務委員會等主席,各大企業自然會大舉捐輸到這些議員身上,因為委員會主席可以裁定討論什麼草案,這是草案能否成為法案的最重要關卡,同時這些委員也可輕易調動國家儲備予本州。參議院委員會的選擇權全憑年資,因此掌控重要委員會的,基本上都是老人。Robert Byrd擁有無可挑戰的年資,等同擁有無可挑戰的籌款力,對西弗吉尼亞這樣的小州而言,是極難得的資產;就是有選民對90歲老人的能力質疑,也不會對他為本州的籌款力質疑。除非資深參議員無心戀戰,否則競選連任時,優勢是極大的。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O1 C# q6 k6 P
- [# S7 n1 N) o' N, l: a. t
籌款能力論資排輩
" b& G8 f: W: o8 T* \公仔箱論壇5.39.217.76+ D" [# k0 M0 P: \
順帶一提,在副總統、眾議院議長以後,順序繼任美國總統的第3人,就是最資深的參議院多數黨議員,也就是Robert Byrd。假如明天有飛機撞向華盛頓某處,同時炸死會議中的奧巴馬、副總統拜登和眾議院議長佩洛西,Robert Byrd因為在醫院逃過一劫,理論上,世上最重要的超級大國,就會由一位92歲老人掌舵,說不定會讓一些國家的「20後」政治老人既羨且妒。公仔箱論壇7 b7 l( }/ ~4 C" y
5.39.217.763 ^$ _& v# z4 O+ V
美國布魯金斯智庫訪問學人、香港教育學院
5 x: _2 Y5 e5 l8 M; M: x( u5.39.217.76社會科學系副教授 沈旭暉
! M% d& n* O7 t% _; j9 Ztvb now,tvbnow,bttvb
5 N4 x7 w: R1 a& s- O7 y& ltvb now,tvbnow,bttvb5.39.217.76* ~% ^# j& d. e) h# M- b" t
咋日己逝,明日是迷,
面對今天,盡力而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