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长在裕华园地铁站外的棕榈树高度超过了地铁轨道,国家公园局基于棕树枝叶飘落轨道,可能对列车行驶和乘客人身安全造成危险为理由,在月前砍伐了那些已经在那里生长了12年的65棵南美王棕。 国家公园局(NParks)道路景观处处长西门尊龙珉(Simon Longman)解释说,树木和人类一样都经历生老病死,须不断地由新树取代。他说:“树的寿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有计划地更替‘年老痴呆’的老树。一旦树木过了使用寿命,枝叶开始大量脱落、多处蛀坏、叶梢干枯,树皮像老人皮肤一样皱起显得没有生气,就是它开始‘痴呆’的时候。我们必须在树木‘痴呆’前策划取代。” 道路景观处处长郑瑞彬说,当局五年前已经依据绿色街景蓝图(Streetscape Greenery Program),在受影响的南美王棕之间种植了千层红。千层红目前已经成熟,因此也是砍伐南美王棕的恰当时期,让鲜红花朵的千层红点缀裕廊街道。 当局八年前拟定“绿色街景蓝图”,为全国总长超过3000公里的三分之一(约1000公里)道路陆续进行“美化”工程。西门说,工程将按照道路原有特色,以不同树木打造不同的“绿色街景”;五种“绿色街景”设计概念分别以公园、树林、海岸、乡村和门户为主题。 公园局规划部高级规划经理王翠玲指出,随着越来越多道路扩建、原本空置的土地被用作发展用途,建筑物与道路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好些成年树也因此逐渐消失。她说:“为解决这问题,我们得种植更多树木,以保留新加坡绿色景观。我们也要把花园城市带到另一层次,让街树凸显地方色彩,增加地区认同感。” 每年平均种植3000棵树 为了寻找新的树木品种,公园局的育木师会到生态丰富的树林搜集本地树木品种,研究是否适合在街道种植,并把适合栽种的树苗栽种在三个树苗库里,五六年后移植到街道。 至今,已经有162种本土树林里的树木成功栽种到街道旁,例如市区高速公路上的苹婆树(Sterculia parvifolia)、宏茂桥一道和泛岛高速公路上的香坡垒(Hopea odorata)。
; {. F' Z3 r/ y( a5 Z)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o" O D8 h7 ?# w' S8 ]7 O% ?2 c每年平均有3000棵树被种植,以取代即将“告老”的老树。如今本岛街道两旁有超过80万棵树。 ! o% l) p5 x+ D- |* q4 @6 c# L
落叶归根,老树即使遭砍伐,也会被回收化为废料,继续作出贡献。 街道的环境同树林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有所不同。除了来自汽车废气的污染、噪音、根部的伸展受水泥局限,街道的泥土通常都是从道路工程中挖掘出来,再填回去的泥土,比较不适合树木的健康生长。为了确保街道树木茁壮成长,公园局会在栽种树木时用混着沙和堆肥的泥土替换。 当小树移植到街道并落地生根后,公园局员工会定期为每棵树进行“身体检查”,确保健康无恙。被列为古树(heritage trees)的树木平均每12个月检查一次,主要公路旁的树木每18个月检查一次,小路树木则每两年检查一次。“体检”包括施药对付虫害、修剪枯枝或过重树枝等。 目前,国家公园局的树苗库有90个品种的1万5000棵树,可随时替换枯树。 拥有一套有系统的树木更新制度,新加坡街道才得以常年保持绿意盎然,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