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實行逾50年的戶籍制度引起傳媒的強烈反響。內地13家媒體昨日首次發表「共同社論」,指全國人民擁有平等的就業、醫療、養老和受教育的權利,要求「兩會」(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代表和委員,敦促官方加快戶籍改革,最終將其徹底消除。有社會學家表示,戶籍已成為制約中國社會發展的瓶頸,媒體此舉也是希望通過人大和政協向政府施壓。tvb now,tvbnow,bttvb, I# V4 K7 q# J
5.39.217.76, Z0 l5 X- d1 L6 g2 D6 H
7 l8 H9 ^' _0 Y3 s- Atvb now,tvbnow,bttvb這篇「共同社論」約1600字,由山東《經濟觀察報》發起,《雲南信息報》、昆明《都市時報》、西安《華商報》、《重慶時報》、鄭州《大河報》、《內蒙古晨報》、瀋陽《遼瀋晚報》、合肥《安徽商報》、福建《東南快報》及廣州《南方都市報》參與,包括全國10個省區,並得到新浪網、鳳凰網兩大網站的支持。吉林《城市晚報》和安徽《新安晚報》原定參加,但最後並無刊登。tvb now,tvbnow,bttvb- c2 k4 s; N; }) k1 I. p! ~
) s6 M0 T. T, V5 `戶籍制禍民 滋生腐敗
" s2 f0 V) V7 c3 v. P& ~$ \* ltvb now,tvbnow,bttvb
/ l2 y9 }0 g) T. _! F) W該篇社論開篇即稱,「中國有受戶籍制度之苦久矣!我們崇信人生而自由,人生而擁有自由遷徙之權利!」但是,戶籍制度令城市居民與農民、城市居民之間地位不平等,有違《憲法》精神,「已到非革新不足以平息民怨,非革新不足以與時俱進之境地」。: F' q# P- {" a2 u! V5 c
6 K* x r9 k& g社論還稱,戶籍制度易滋生腐敗,弱勢群體要付出金錢的代價,否則就要忍受不公的待遇。上海、深圳及廣州等地的戶籍改革「固然可喜」,但仍有無數人被困,「對於他們,等待改革的迫切讓每一分鐘的等待都顯得非常漫長。」
0 H/ A9 @) |7 f5.39.217.76tvb now,tvbnow,bttvb0 O* D4 t, k( [! i0 P
教授:國家需正視問題5.39.217.76* t+ m; x( C& {7 J. F" b
2 o( N; s4 Q# B+ f) A社論認為,戶籍改革即是市場經濟的要求,還符合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故呼籲「兩會」代表和委員敦促有關部委廢除1958年的《戶口登記條例》,逐步以人口信息登記制度取代,希望「我萬千國民,地無分南北,人不分城鄉,都擁有同樣的就業、醫療、養老、受教育、自由遷徙權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 {; d0 _' _: ^9 [* E1 s
5 L; \) j* Z: M- a1 y( j* m
民政部社區專家顧問、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對本報表示,「共同社論」是通過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政府施壓,「國家需要重新正視這個問題。」但他指出,戶籍改革需循序漸進,大城市的交通 、水資源等的承載力有限,不能無限制增加人口,否則中國大城市就會出現如曼谷、里約熱內盧等過量外地人口擠入,造成更嚴重的社會問題。5.39.217.767 T b8 n' X ~& B+ G8 Q
8 `; _; x; F: x1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7 Z8 R4 K$ s8 e3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