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鮮指南評點18種“紅色”海鮮不環保,儘量別吃。 ~7 J! S( b+ d# L% }4 ^
新加坡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週四(2月25日)推出新加坡環保海鮮指南,為愛吃海鮮的新加坡人提供參考。他們也呼吁人們在享受美味海鮮之前,多想想哪一些海鮮捕撈及養殖對環境造成破壞。5.39.217.76+ g: {1 }7 R% S3 ?$ p9 c p0 e
46種海鮮分成3類別5.39.217.76% L1 A. h! U7 D& ~7 P
指南把新加坡人餐桌上常見的46種海鮮分成綠、橙、紅3種顏色。像交通燈一樣,綠色代表可以隨意享用,橙色代表三思後再決定,紅色則是應儘量避免食用的海鮮。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X" z. I8 X4 S# e
被歸類為應儘量避免食用的18種海鮮儘是些新加坡人熟悉的美味食材,包括極品壽司中所用的黑鮪魚、年菜中常見的老虎斑,以及白刺紅腳蝦等。
/ o, ~& l9 p# {9 x7 B) }8 d; Z5.39.217.76不單考量是否快絕種tvb now,tvbnow,bttvb3 g0 k9 s2 F# E& X. k$ [$ t6 i Y
這本環保海鮮指南的負責人莫頓博士說,一種海洋生物的捕撈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傷害,不單單取決於它是否快絕種,也必須包括捕撈時所用的器具、捕撈過程中是否也意外捕殺了其他海洋生物。如果是養殖魚,漁場的飼養及管理方式也在考慮之內。
" X* N+ A4 w$ V% v# i `: ytvb now,tvbnow,bttvb另外,海鮮產地也十分重要,以泥蟹(mud crab)為例,在印度與斯里蘭卡捕撈泥蟹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但在其他海域則不然。所以一些國家的超級市場會在所售賣的海鮮上面插上海鮮原產國的小國旗,供消費者參考。
) T# y& P( [+ l1 \8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新加坡是續香港之後,第二個推出海鮮指南的亞洲城市,亞洲以外已有十多個地區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已推出適用於當地的海鮮環保指南。
! V1 t4 W& ]3 Z6 r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海鮮消費國之一,新加坡人平均每年吃掉10萬公噸的海鮮。其中只有少於3%來自新加坡水域,其餘97%中的絕大部份來自東南亞海域的“珊瑚金三角”區,也就是北至菲律賓,南至東帝汶,並以印尼爪哇及所羅門群島包圍的三角形地區。是3000多種魚類、7500種珊瑚的棲身地。 |